|     【摘要】 從重構臺海金融生態圈上來講,這次交易的影響意義深遠。     臺灣第三大金控集團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近期抵達廈門,參加“9.8”投資洽談會。實際上,蔡氏此行,意不在此。   這是在大陸資本市場即將全面開放的前夜,富邦金控在行動。一度有消息,富邦將在沿海的福州和廈門城市商業銀行中選擇一家作為戰略合作夥伴。經過臺海兩岸的不懈努力,最終花落廈門。   據可靠消息,富邦金控已經和廈門城市商業銀行簽訂了初步協議,前者付出大約5億元人民幣參股不超過20%的廈門城商行股份。之後,富邦將介入該行的日常管理。由于廈門城商行的股本總額2.58億股,其資本金不會超過6億元,不難看出,富邦很舍得投入。   福建省一位官員透露,省政府將極力促成這次跨越海峽的金融合作。   廈門城商行共有31家支行和1個總行營業部,營業網點遍布廈門全市,銀行總資產規模為87.28億元,各項存款余額71.25億元,各項貸款余額40.89億元。在全國115家城市商業銀行中,其經營狀況相當不錯。   很長一段時間里,各地城商行的業務只能被局限在本地區。近期,限制被打破,上海銀行率先在寧波建起分行,北京銀行在天津設立分行的計劃也得到了批準。這兩單跨地區經營,有利于長三角地區和環渤海經濟圈的金融市場整合。富邦在投入巨資之後,不會只滿足于被限制在廈門彈丸之地。泉州城商行與上海、北京、天津、南京等城商行被銀監會評為一類行,持續盈利,未分配利潤為正數,收益率為80%以上、資本充足率超過8%。于是,富邦和福建省在今後面對的問題是如何整合廈漳泉的城商行體係,真正意義上打造“泛閩南三角”的金融航空母艦。   不過關于入股廈門城商行,富邦入股金額及方式、還有臺灣當局是否放行等,目前都還不確定。然而,若富邦闖關成功,預計將引起其他臺灣金融業者群起效法。在相當長時間里,臺灣當局以“安全”為名,一直試圖限制臺灣對大陸的投資。 海峽對岸的投資者   富邦金控近年來的發展令人側目。蔡明忠、蔡明興兄弟在從父親蔡萬才手中接掌富邦實權之後,不惜重金聘請一批知名經理人。蔡氏在確定了富邦在臺灣金融界的地位之後,大舉進軍電信產業,收購臺灣電信集團,成為橫跨金控、電信的超級集團。   但僅就臺灣島而言,金融市場過于狹小,屬資本溢出區域。臺灣至今還末出現一家國際級金融機構。兩岸直到現在尚未簽訂金融監理協定,臺資投資大陸金融市場受限于政策法令只能望洋興嘆。   法律的規定,外資銀行到中國大陸投資的條件是,在提出申請的前一年,總資產必須超過200億美元;並且只有在中國設立辦事處3年以後,才可以將辦事處升格為分行。   根據2003年6月兩地簽訂的《香港與內地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的優惠條款,港資銀行進入內地的總資產門檻降至60億美元,開業年限縮短至兩年,同時盈利資格審查也從單一分行考核轉為總體性考核。這使得中國內地金融服務市場長期緊閉的大門打開了一條縫。   富邦沒有放過這個機會。它在2004年以43億港元從阿拉伯銀行手中買下了港基銀行(現為香港富邦銀行)55%的股份,之後又收購了光大金融手中的20%的港基股份。由于富邦金控有80%以上的金融客戶在中國大陸都有業務,因此它收購港基銀行的意圖非常明顯——通過香港銀行所享受的CEPA優惠政策,進入內地市場。   2005年底,香港富邦銀行的資產總額終于符合了60億美元的準入條件,它立即提出了申請,希望在深圳或者是東莞成立第一家辦事處。   但是,申請遲遲不獲批準。而事實上,即使富邦的申請得到了批準,也要等上兩年時間,同時程序也相當復雜,而在兩年之後辦事處升格為分行,同樣需要經過繁瑣的審批程序。中間還存在著無數未知數。鑒于中國的金融市場將于2007年全面開放,收購或者是參股一家銀行,就成為富邦最佳選擇。   2006年初,亞洲金融集團決定出售亞洲商業銀行,後者除在香港擁有銀行資產外,在深圳也擁有一家分行以及上海和沈陽兩家辦事處。如果收購成功,富邦立即在內地擁有分行,可以跳過只設立辦事處而無法經營業務的準備期。但天不遂人願,馬來西亞大眾銀行終以45億港元(相當于亞洲商業銀行市值2.5倍)得手。 廈門城商行浮出水面   此次,富邦金控副董事長蔡明興對《證券市場周刊》表示,他長期關注廈門和福州的金融環境。   截至今年6月,以廈門為中心的“閩南金三角”共計引進臺資企業5993家,合同利用的臺商投資141.27億美元,實際利用的數量也達到了86.09億美元。這些臺商不少是富邦在臺灣的客戶。穩固的客戶基礎,也大大降低了富邦這次跨海投資的風險性。   而在廈門城商行的開戶企業一半以上是在內地尋求發展的臺灣企業。早在2002年,廈門城商行就和臺北國際商業銀行簽訂了《業務合作備忘錄》,建立了代理行關係。因此,廈門城商行和臺灣投資者的合作可以說是駕輕就熟,可以幫助富邦更快地適應內地的投資環境。   而內地城商行是中央整肅城市信用社、化解地方金融風險的產物。誕生伊始,它們就先天不足,堪稱中國金融鏈條上最弱的一環。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多次提到,鼓勵城商行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自從2001年匯豐入股上海銀行之後,眾多境外戰略投資者加入了爭奪。   銀監會監管三部主任王兆星多次表示,對于城商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而言,在內地迅速發展的港資銀行可能是最理想的合作對象,因為與他們聯手能夠享受到更多的其他外資銀行無從享受的優惠待遇。富邦正是借此時機出手。   之前,巴黎銀行出資7億元人民幣購買南京市商業銀行19.7%的股份。考慮到後者總資產規模數倍于廈門城商行,可以斷言此次富邦為了成功參股,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據悉,這次股份轉讓究竟是定向增發新股還是法人股轉讓,還有單股價格的確定,雙方還存在爭議。   富邦財務長龔天行對本刊說,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或是全國性商業銀行的規模都太大,許多境外資本都爭相入股,這些銀行恐怕不是參股對象。龔希望:“未來外資持股上限提高後,能繼續提高在廈門城商行之持股,進一步掌握主導權。” 皆大歡喜結局的背後   富邦董事長蔡明忠也談到了這次投資可能存在的風險。針對城市商業銀行普遍存在管理不完善,內控機制不健全,資產質量低以及盈利能力弱等問題,他對《證券市場周刊》表示,“考慮到投資的風險性,合作對象的總資產應該在50億元人民幣左右。”   2007年大限在即,廈門城商行的資本充足率還未達到8%,並且因為向開發區提供政策性貸款也讓廈門城商行的不良貸款比重上升。銀監會的強制性規定曾經一度讓廈門城商行的經營陷入困局。   這次,5億元的注資能夠幫助廈門城商行輕松達到規定的資本金比率,同時大大降低不良貸款比重,從而進入良性經營狀態。   同時,廈門城商行也希望能夠學習國際金融企業的運營慣例,以國際標準規范銀行的運作、培訓金融人才。富邦以在內地的客戶基礎,也可將臺灣的經驗復制至內地。   2005年,廈門城商行的銀鷺卡已經發行了超過50萬張。廈門城商行副行長戴文進向《證券市場周刊》表示,在富邦的幫助下,該行今後將重點發展消費金融和信用卡業務。 齊忠恆 來源:證券市場周刊   編輯:芳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