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頭
首頁 要聞 最新動態 兩岸經貿回眸 經濟一體化 “十一五” 北京奧運 臺商明天更好 陳水扁阻撓兩岸經貿
 
 
“臺獨”在寒風中擦火柴
 
 
  來源:      日期:2006-04-04 16:57

 

  中新網12月29日電 雖然臺灣要到明年才“大選”,但是把2003年形容為臺灣的“政治年”,恐怕並不為過。今日新加坡聯合早報刊出其駐臺記者撰寫的年終稿,對於今年紛擾的臺灣政壇進行回顧時指出,對陳水扁當局等搞越走越窄的“臺獨”之路,等於“在寒風中擦火柴”。

  文章指出,自2000年政黨輪替以來,“政治”越來越成為臺灣地區公共領域的主題,3年多來雖然也有召開凝聚朝野共識的“經濟發展會議”,紛擾不斷的政治鬥爭卻始終無法讓社會理性地應因經濟的挑戰。

  根據臺灣財政主管部門的資料顯示,今年1月到9月,臺灣“出口”總金額超過1033億美元,比去年同時期增加77億6600萬美元。臺“財政部統計長”許國忠對此指出:“增加金額中有96%是來自對大陸出口增加。”他表示,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存度,已經越來越重。

  此外根據“陸委會”的資料顯示,單是2002一年,臺灣便從大陸賺取215億美元,順差年增長幅度是34%。

  臺“立法院長”王金平12月23日接受媒體專訪時也曾表示,臺灣因為政治因素,逐漸在全球經濟整合趨勢中成為一座“孤島”。

  此外,文章指出,對於中國大陸在經濟上崛起,臺灣地區原來有近水樓臺的優勢,但是陳水扁卻強調要“臺灣腳走臺灣路”,三年半來從“四不一沒有”到“一邊一國”;從“修憲”到“制憲”;從“諮詢性公投”到“防衛性公投”,非但放棄“強本西進”的機會,還因此要重啟所謂“南向政策”來反制西進的壓力。

  文章指出,但是臺灣政壇內部的“政治挂帥”妨礙臺灣拓展本身的經濟空間,也扭曲了其所謂的“對外政治關係”,“南向政策”一變而為出口轉內銷的“務虛外交”。去年呂秀蓮在印尼進行“突擊外交”後,最終導致印尼公開宣佈“永遠不歡迎臺灣領導人”的重話。

  而美國總統布希,也當著國際媒體的面公開批評“臺灣領導人”,更突顯“臺灣路”的途窮。

  文章説,兩岸經貿關係越來越密切,使越來越多從中獲利臺灣人希望看到穩定的臺海關係,也意味著所謂的臺灣“民族主義”缺乏茁壯的土壤。

  日本著名管理學大師大前研一在今年年初訪問臺灣時就已經警告,“獨立”非但無法解決臺灣的問題,反而會讓更多企業因此外移,人才也會大量流失,進一步加速臺灣的沒落。

  文章在最後指出,“獨立”也好,“正名”也罷,試圖在“總統大選”點燃所謂臺灣“民族主義”,猶如安徒生童話中賣火柴的女童,雖然每擦亮一根火柴,都能在火光中看到美麗的幻景,女童最終還是逃不過凍死道旁的悲慘下場。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木樨

 
編輯: 陳寧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