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頭
首頁 要聞 最新動態 兩岸經貿回眸 經濟一體化 “十一五” 北京奧運 臺商明天更好 陳水扁阻撓兩岸經貿
 
 
臺灣優質農産品在滬大受青睞 颳起誘人“颱風”
 
 
  來源:中新社      日期:2007-07-21 13:22

 

  中新社上海七月二十一日電 題:臺灣優質農産品在滬大受青睞

  盛夏高溫天,臺灣優質農産品巡迴展連日來在申城颳起一股誘人“颱風”。滬上市民笑逐言開地爭購來自寶島的時令水果、新鮮蔬菜和琳瑯滿目的其他農産品,使參展臺商對自家産品進入大陸市場信心倍增。

  今天是雙休日,展會上趕來採購的上海市民人數更多,走時大都手提大包小包,滿載而歸。

  臺灣水果大王、上海吉谷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志鴻已經連著兩天來到現場,在擺滿鮮紅水果大禮包的攤位前,察看市民購買的喜好,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林志鴻對記者説,這次專門從島內組織了十七噸芒果、木瓜、芭樂等時令水果到上海參加展銷,由於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運輸經驗和技術改進,上海市民可以買到比以往品質更好的臺灣精品水果。

  林志鴻説,臺灣優質水果在大陸市場越賣越好,受到消費者青睞。同時,臺灣精品水果作為高檔禮品的概念在這裡的市場上也逐步建立起來。僅去年吉谷公司在申城的銷量就達到了八百噸。他認為,“今年島內水果豐産,中秋節滬上臺灣水果市場有望出現價廉質優的喜人局面,銷量會持續攀升。”

  展會上,一位臺商仔細地把一盒盒皮蛋搭成漂亮的站立式長方形。見記者來到攤前,便熱情介紹:“四隻裝的皮蛋賣十五元人民幣,價格幾乎與島內市場一致。這些皮蛋不添加任何重金屬和防腐劑,是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的綠色食品。”他還悄悄告知,“這次巡迴展之後,準備來嘉興投資,專營皮蛋加工。我看好大陸市場。”

  滬上一位農業行家在展場逛後認為,如果把臺灣精品水果在大陸市場的銷售稱之為走“高端”路線的話,那麼,本次集中展銷的臺灣大米、茶葉、皮蛋、醬菜、滷蛋、海産、豆製品等近四百種農業深加工産品,則更多體現出“平民化”特色,適合普通消費者的日常生活需要,容易放進菜籃子,擺上飯桌子。

  本次臺灣優質農産品巡迴展分別在上海、南京、福州、武漢、廣州、大連等地舉行,但上海是主展場。有朋自遠方來,身為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的李茂盛先生當仁不讓地更加忙碌起來。昨天一大早,記者已在展場遇見李茂盛先生忙著察看各家攤位,關心地詢問臺商相關展銷細節。李會長對記者表示,“這次巡迴展非常有意義,能促進兩岸農産品實現優勢互補。我相信,兩岸農業合作可以大力發展、大有作為。”

 
編輯: 陳寧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