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慕明:論壇是平臺 四點可看兩岸農業發展方向
 
 
  來源:      日期:2006-12-07 15:01

 

  10月18日消息:新黨主席郁慕明在17日下午兩岸農業合作論壇閉幕式上表示,論壇是一個平臺,今日的結果將使未來兩岸的農業發展方面不斷地持續推動。在今天一天討論,從四個角度:高度、深度、廣度、亮度方面都可以得出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

  郁慕明首先代表新黨對有關方面表示了感謝之意,他表示,所有為這個論壇辛勤付出的所有工作人員和國共兩黨的邀請,郁慕明能夠代表新黨在這裡參與盛會,一天的時間收穫良多。這一天雖然短短的幾個小時,可是兩個專題報告、18篇論文,再加上鄭副主任所提出的八點《共同建議》,成果豐碩。

  論壇是一個平臺,論壇的結果是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以後,做全方位的探討。今天的結果將使未來兩岸的農業發展不斷地持續推動。兩岸農業資訊也能夠充分的傳播,兩岸農業的政策也可以持續的改革。

  第一、從高度上,未來的農業是精緻農業,從深度上,未來的農業是機械農業。從它的廣度方面,未來的農業是優質的農業,從亮度方面,未來的農業是知識農業。我想今天在很多的論文裏面,事實上都提到兩岸的互補性,兩岸的農産品是希望品質能夠提高,價格能夠合適,它的人力各種支出能夠減少。所以在今天一天討論,我想從四個角度:高度、深度、廣度、亮度方面都可以得出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

  兩岸農業發展合作是一個趨勢,套用今天在座劉振濤教授所説的,市場是先導,資金是保證,互利是根本的原則,把它引申為管銷是先導、制度是保證,效率是根本的要求。假設在劉教授所提的“三大原則”跟引申的“三個要求”,從管銷方面、從制度方面、從效率方面能夠加強兩岸在農業合作發展以後的收穫將是農業、農村、農民的“三農”無比的收穫。

  我要在這裡建議,剛才的八項共同建議,作為新黨願意在這八項共同建議裏面也能盡一份力量。國共兩黨在這一年來,黨對黨之間的基層運作,基層的交流,對談,事實上可以引申到農業單位、農業人員的交流,在基層上的著力。

  第二、在農業教育上,不僅是高層的論壇,在基層的農業教育上,也應該讓農民和從事農業的人員能夠不斷的交流、研討。這樣的一個論壇,所獲得的結果在落實到實物工作的農民和農業組織上,它的效益會有加倍的功效。

 

來源:中新網

 

編輯:妮妮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