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合作是兩岸經濟交流發展新增長點
 
 
  來源:      日期:2006-12-07 14:10

 
     新華網上海7月20日電(記者潘清 李榮)“海峽兩岸農産品展覽暨臺灣農産品展銷會”20日在上海落幕。在展會上,來自臺灣的超大現代農業集團董事局主席郭浩興奮地説:“祖國大陸13億人口龐大的消費市場,加上臺灣農民的強烈願望,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的前景不可限量。”

     這個迄今最大規模的兩岸農産品展銷會吸引了兩岸235家臺資農業企業,其中大陸臺資企業來自17個省、市,來自臺灣島內的農業企業則佔了參展企業的近三分之一。展覽會上透露出的種種資訊顯示,農業合作將成為兩岸經濟交流發展的又一新增長點。

  蓮霧、芒果等臺灣水果在展會上熱銷,但這僅僅是兩岸農業合作的一小部分。兩岸農業合作還涉及農産品加工業、種植業、漁業、水産業、畜牧業、花卉、園藝等方方面面。在本次集展銷、推介、研討、座談于一體展會上,來自兩岸的農業界人士和專家均指出,目前兩岸農業既面臨共同的挑戰,又有合作的新契機。

     統計顯示,2004年兩岸農産品貿易額已達到3.5億美元。其中,臺灣農産品對大陸出口值達到2.92億美元,較2001年增加了5倍。目前臺灣農産品出口市場中,祖國大陸已躍居第四位。

     在臺灣農産品逐漸進入大陸市場的同時,越來越多的臺灣農業企業開始選擇到大陸投資生産。截至2004年底,在大陸投資的臺灣農業企業已近5000家,合同利用臺資近40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近30億美元。    “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已經成為兩岸經濟交流發展新的增長點。”農業部辦公廳副主任何子陽説。他指出,兩岸農業在資金、技術、市場、勞動力、自然資源、區域空間等方面具有明顯的互補性,加強交流,促進兩岸農業生産要素的合理配置,能解決島內發展空間狹窄,土地、勞動力緊缺,市場有限等缺陷,對於大陸農業産業化經營和實現農業現代化也有助益。

     今年以來,祖國大陸提出了加強兩岸農業合作和擴大臺灣農産品在大陸銷售的積極主張,並將檢驗檢疫準入的臺灣水果擴大到18種,對其中15種實行零關稅措施。這都充分反映了大陸方面對維護臺灣同胞利益的誠意和善意。

     在這次展覽會上,祖國大陸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都積極表達了歡迎臺灣農産品進入大陸市場的態度。福建省“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由原先的福州、漳州擴展至全省,並將建成臺灣農産品輸入的區域物流集散基地、臺灣農業外移的吸納基地、臺灣農民再創業基地和農産品加工出口基地;海關總署推出了開闢報關“綠色通道”、設立“臺灣水果專用報關”窗口、對信譽良好的大型臺灣水果進口商、減少或免於對其進口臺灣水果的查驗等一系列便捷通關措施。

     “這次來到上海,我們進一步感受到了大陸方面的善意,以及上海市民的熱情,”臺南縣農産品加工生産合作社農民郭銘雄説:“希望大陸的優惠政策能真正落實到臺灣農民身上,讓我們對此建立更多信心。”(完)

來源:新華網

編輯:妮妮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