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農業合作互惠互利是人民福趾所繫
 
 
  來源:      日期:2006-12-07 14:07

 

  台灣網10月27日北京消息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王建民今日在接受網友提問時指出,兩岸農業合作互惠互利,互補雙贏。要站在兩岸人民的利益上考慮,加強兩岸農業合作交流。

        王建民認為,兩岸農業合作的最大優勢是互補性。一方面是島內經過多年發展,具有技術優勢、資金優勢、管理優勢;大陸有廣闊的土地,地域不同給農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另一方面則是雙方的基礎條件和優良品種的互補性都非常強。

  王建民説,兩岸農業合作互惠互利,互補雙贏。從兩岸農産品市場來説,臺灣經濟規模小,和大陸相比農産品市場要小很多。加強兩岸農業合作,既能滿足島內需求,也能為大陸的農民和農業企業帶來好處。兩岸一起把這個市場做大,共同打到國際市場去。

        王建民認為,“三通”跟兩岸農業合作有很重要的關係,比如水産品的進口、水果進口,如果直航,飛機幾個小時就飛過來,如果不“三通”,浪費時間,對兩岸的農業交流非常不利,還涉及到成本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搞“三通”、直航,走正規渠道是百利而無一害。

  他認為,目前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最大障礙,是臺灣當局的阻撓、限制和管制。他説,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對兩岸農業發展非常有好處,但臺灣當局卻加強管制。臺灣當局對世界其他産品、農産品99%都是開放的,只對大陸開放60%多,還有一些是限制大陸農産品進口,這種限制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

  王建民説,我覺得兩岸農業交流合作,要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通過限制達到某種政治目的。 (李學斌)

來源:台灣網

編輯:妮妮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