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洽會”五大特點促兩岸農業交流
 
 
  來源:      日期:2006-12-07 10:59

 

  新華網福州6月4日電 (記者 李慧穎)首屆“海峽兩岸(泉州)農産品展洽會”將於6月8日泉州石井港與金門客運首航式當天開幕,為臺灣農産品進入大陸市場搭建又一貿易平臺。

     據悉,這次“海洽會”主要呈現五個特點:泉州與金門實現客貨運直航,臺灣參會人數眾多,參展産品富有特色,合作項目互利共贏,交流平臺不斷完善。據泉州市副市長洪澤生介紹,本次展會共有100個招商項目,預計投資總額將達29.34億元,涉及種養業、水産養殖、農業綜合開發、農副産品加工、生態觀光旅遊、專業市場建設等多個領域。將有340多位臺商、社團代表及臺灣知名人士出席展會。展會設農産品主展區、農業加工技術展區及市場招商項目三大展區,農産品主展區共有近400個展位,蓮霧、楊桃、芒果、哈蜜瓜、番石榴、木瓜等10多種臺灣時鮮水果屆時將亮相展會。

     本次“海洽會”的主要配套設施--福建閩臺農産品市場目前已完成工程建設,將正式投入使用。該市場位於泉州市石井鎮,市場專用碼頭位於石井港內,距金門島最近僅6海裏,距澎湖70海裏,距臺中港90海裏,目前,該市場已經獲得商務部授予的對臺小額貿易、對臺灣地區金澎馬直接貿易往來以及進出口經營權,預計市場年交易量可達50多萬噸,交易額約30億元。

     由泉州市政府主辦的第三屆海峽兩岸(泉州)農業合作交流洽談會也將同期舉行。

     記者還從泉州港務部門獲悉,目前石井港區已做好石井至金門直航的各項準備,迎接6月8日舉行的泉州石井港赴金門的客運直航首航儀式。

     據介紹,泉州--金門客運直航航班將選擇不受潮汐變化影響的天然航線,航程約60分鐘,航班數量初定為兩進兩齣,隨著客流量的增減而進行調整。

     泉州海事局已為執行首航任務的金門籍客輪“泉州輪”做好技術性安全保障工作。該輪總噸186噸,主機功率1500千瓦,航速24節,核定載客248人,屬金門金廈海運有限公司。

     日前,石井港區和金門雙方聯合舉行的直航試航已成功完成,泉州港石井港區聯檢大樓也已經驗收合格,8日將正式投入使用。

     石井港2002年開通與金門貨運通航,幾年來共運營了335航次,貨運量為43.3萬噸,涉及建材、工藝品和糧食原料等種類,總貨值合計為299.6萬美元,已成為對金門貨運通航運量最多、增長幅度最快的港口。(完) 

來源:新華網


編輯:妮妮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