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泉臺農業五大産業 泉州繪製兩岸農業藍圖
 
 
  來源:泉州晚報      日期:2008-07-03 14:33

 

  500多個農業優良品種乘泉臺合作東風落戶泉州,在未來幾年內,我市將合作目光瞄準水果、花卉、蔬菜、水産、茶葉,打造泉臺農業五大産業———

  汁多籽少的臺灣“新紅寶”西瓜,一粒20元的蓮霧,味道再鮮不過的龍膽石斑魚、小東風螺,在泉州市民的餐桌上都不是稀罕物。用臺商楊鴻瑜的話説,泉臺合作的多年成果,如今變成了市民菜籃子裏的美食。

  近年來,500多個農業新品種乘著泉臺合作的東風落戶泉州,把市民的菜籃子變得更加豐富。在未來幾年內,泉州將把合作目光瞄準水果、花卉、蔬菜、水産、茶葉5大産業,泉臺農業將畫下更美藍圖。

  泉臺農業合作碩果纍纍

  以香草種植、加工著稱的臺灣裕農種苗花卉有限公司近日向泉州伸出橄欖枝,3萬畝香草基地建設將納入公司規劃。這意味著泉州將有望成為藥用香草基地,預計2萬農戶將從中受益。

  香草基地規劃只是泉臺農産品交流的一小部分。在晉江紫帽山,8萬多平方米的綠色蔬菜園是一道獨特風景。一年前,紫帽常青場與臺灣金華科技“聯姻”;一年之後,泉州最大、全省領先的蔬菜無土栽培基地誕生。7100平方米蔬菜無土栽培大棚、210座立式栽培床,3套自動節水微滴灌系統,番茄、黃瓜、青椒、人參菜、四季豆、茄子等7種食療蔬菜抗癌植物成為這裡的經濟標桿。

  而被列為國家級泉州灣星火技術産業帶泉臺農業科技合作示範區的洛江區,則在水果花卉上領先一步,他們先後引進推廣了臺灣青棗、臺灣甜脆桃、美國紅桃、金煌芒果、臺灣番石榴、臺灣2號番木瓜等。現在,臺灣甜脆桃已成為洛江區水蜜桃的當家品種,栽培面積達1000畝以上。

  在晉江2500立方米溫室孵化池和7000立方米溫棚育苗池裏已經可以看到推廣臺灣龍膽石斑魚、小東風螺等名特優新水産良種。

  除了美味佳肴,在主食上,同樣有臺灣技術的影子。泉州市農科所從1996年起,引進了40多種糧油作物品種,經過反覆試驗,已篩選出一批較有推廣價值的水稻、花生優良品種。此外,甘蔗品種臺糖10號、16號已成為我市甘蔗的當家品種,由臺商獨資的8組32口惠安深海網箱養殖項目是全省最大的深水網箱養殖基地,晉江常青實驗場與臺資合作的7種食療蔬菜抗癌植物,種植面積高達8萬多平方米。

  單一産品的異軍突起成效有限,但把産業連成鏈,利潤將成倍增長。泉臺合作中,實行“公司+市場+農戶”、“公司+基地”等形式,帶動了一批初具規模的泉臺農業産業鏈條,如洛江區的花卉繁育、惠安縣的水産養殖、永春縣的蘆柑栽培、安溪縣的茶葉加工等。

  在惠安縣,“惠臺”、“金塘”、“惠豐”、“金洲”等4個水産合作項目,佔了總引進項目的50%,形成名副其實的臺灣水産小基地。其中由臺資企業金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投資達3000多萬元的8組32口深海網箱養殖,年産值近1000萬元以上,産品全部返銷臺灣,是全省最大的深水網箱養殖基地。在安溪,10余家臺資農業企業將茶葉産加銷連成一體。從初制溫控液化氣殺青、到包揉,烘焙,精製烘乾、揀梗等技術全部由臺灣引入,大大提高了初制、精製烏龍茶葉生産品質和效益。産品精細包裝也逐步實現一條龍,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精包裝大幅提升了茶葉産品加工附加值。安溪大坪三和茶業有限公司,通過向茶農收購茶青,年加工煎茶1000多噸,全部産品外銷。産業鏈的成功牢牢拴住了臺商的投資熱情。據統計,目前臺商投資農業已從試探性短期投資進入長期性發展階段,投資期限在30年的佔80%以上。

  高科技農業既是出口創匯的敲門磚,又是綠色觀光的天然材料。嘗到甜頭的臺商們還把投資農業的觸角伸向了農副産品加工以及旅遊休閒等農村第二、三産業。三萬多株“紅掌”、500畝全國最大的蘭花無土栽培基地,都是臺資企業泉州旭泰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亮點。不僅是田園點綴,産品還全部出口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茶葉既是安溪和臺商合作的主打産業,也成為旅遊業、加工業的好材料。不少安溪臺資農業企業從茶果種植加工入手,發展到目前從事生態、觀光農業開發以及農副産品加工的臺資農業企業。臺灣桃園縣金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租賃荒島開發旅遊休閒觀光農業,該項目總投資額達到1.2億元。

  泉臺農業藍圖有構想

  在泉臺農業的未來藍圖上,有五大構想。業內人士稱之為12345計劃。

  具體而言,泉州將率先辦好“一個項目洽談會”即“海峽兩岸(泉州)農業合作展洽會”。建設泉州農業科技交流中心和福建閩臺農産品物流中心“二個中心”;連接泉臺藍色海洋産業、泉臺綠色無公害産業、泉臺農産品加工産業等“三大産業合作帶”;培育水産品、食品、糧食、林竹等“四大農産品加工園區”;規劃安溪茶葉、永春蘆柑、南安花卉、洛江休閒農業、龍眼等“五大農業創業園區”。

  在藍圖的規劃中,各縣市各出絕招。德化對臺制定了土地、稅費、電力的全面優惠措施。而惠安則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問題,例如針對廣菘公司的供電設施不配套,縣委農辦專門為林果場安裝一台變壓設備,並減免費用2萬多元;將惠豐深海養殖、金洲海洋科技等2個惠臺合作項目納入“大港灣水産養殖基地”進行開發,按照惠安縣扶持“藍色産業”的相關優惠政策予以扶持。石獅市則在落實農業科技項目中採取傾斜政策,近日2005年度第二批農業科技類的經費指標140萬元全部下達,用於支援引種臺灣水果等25個農業科技發展項目。□本報記者林綠波

 
編輯: 張方翼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