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業內人士談農業合作 果農菜商急盼兩岸直航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期:2008-07-03 14:15

 

  兩岸業內人士福州暢談農業交流合作

  新華網福州5月16日電(記者 李慧穎)16日在福州超大農業公司臺灣水果“兩馬(馬尾—馬祖)”直航一週年的紀念活動上,兩岸農業經貿界人士普遍認為,兩岸農業交流合作是大勢所趨,並且大有可為。  

  來自臺灣的南化宏聯果菜運銷合作社主席曾永常説,近年來,臺灣水果在島內銷售能力逐年減弱,果農收益無法保證,同時,有限的市場又受到島外“洋水果”的衝擊,因此,開拓大陸市場已成為解決臺灣水果業困境的一條捷徑。

  曾永常説,去年部分臺灣水果零關稅進入大陸後,銷售勢頭非常好,緩解了産期滯銷問題,提高了果農利潤,“我們非常感謝大陸的善意和誠意,這是大陸給我們的最重要的‘利多’!”

  曾永常此次組織了4個貨櫃、40多噸的11種臺灣水果和9種新準入蔬菜來福州參加18日舉行的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同行的還有100余位臺灣農業界人士。  

  臺商王煉煌來自臺南,從事農産品的經營運銷,常年往返于兩岸之間,他告訴記者,他此前已經去福清、漳浦的臺灣農民創業園區考察過,準備引進一種外銷日本的臺灣絲瓜良種。

  “這邊跟臺灣土壤氣候接近,基礎設施和其他條件都不錯,高速公路到上海只要8個小時,臺灣農産品落戶這裡,産、運、銷都不成問題!”談及臺灣農産品在大陸“安家”,王煉煌充滿信心。

  承接此次海交會臺灣農産品展銷的超大現代農業公司董事長郭浩告訴記者,兩岸農業合作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超大公司這次進口了9種新準入的臺灣蔬菜和8種臺灣水果以及70多種深加工農産品,下一步將計劃組織採購團入島採購農産品,解決臺灣農民因為無法直航帶來的運銷難題。

  福建省外經貿廳副廳長張秋表示,福建將借助近臺優勢,進一步落實完善對臺農業合作政策規劃,從農業技術、良種引進、銷售市場等各個方面推動兩岸農業合作進程。

  臺灣果農菜商急盼兩岸直航

  “如果兩岸直航,我們的水果早上還挂在臺南果園的枝頭上,傍晚就能擺在福州的超市裏了。直航不開通,水果運過來要輾轉幾地,路上要走一個星期,成本多了整整一倍!”臺灣果菜商曾永常説。  

  16日,在福州超大農業公司舉辦的臺灣水果“兩馬(馬尾—馬祖)”直航一週年紀念活動上,來自臺灣的南化宏聯果菜運銷合作社主席曾永常呼籲:兩岸經貿直航應早日常態化。

  曾永常告訴記者,去年18種臺灣水果零關稅進入大陸後,銷售勢頭非常好,緩解了臺灣水果産期滯銷的問題,提高了臺灣果農利潤。他説:“我們非常感謝大陸的善意和誠意,這是大陸給我們的最重要的‘利多’!”

  但由於兩岸直接“三通”、直航至今未能實現,臺灣與大陸間批量貨運往來須通過第三地轉机,路程遠,時間長,有時輾轉需要一週以上。曾永常説,水果屬新鮮時令農産品,長時間的運輸對保鮮是極大的挑戰,運輸過程中損耗率大大提高,使臺灣水果在大陸市場售價驟增。目前銷到大陸市場的臺灣水果零售價中,運輸成本佔了四成左右。曾永常説:“這樣下去,將降低臺灣水果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最終損害的還是臺灣果農的利益。”

  曾永常表示,希望臺灣當局能正確理解大陸方面的真情善意,順應島內民意,早日開通兩岸直航,推動兩岸經貿往來和農業交流,讓兩岸農業互惠互利,互補雙贏。(新華社記者 李慧穎)

 
編輯: 張方翼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