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迎2006春節包機
首頁   專題首頁   包機   要聞   最新動態   相關評論  臺島輿情   媒體反應   通郵   通航   通商
字號:
臺澳轉机“一機到底”模式 (王建民)

  時間:2005-11-23 10:32    來源:     
 
 

     為解決澳門回歸後的臺澳空中通航及經澳門轉机兩岸空中通航問題,臺北航空運輸商業同業公會與澳門航空公司代表于1995年12月1日簽署《臺澳通航協定》,兩岸政府與主管部門官員則以顧問身份參與整個談判過程,並主導協定基本原則。該航約有效期限為期五年,跨越澳門回歸的1999年,于2000年11月30日屆滿。其中規定,澳門航空公司從臺北、高雄經澳門只換班號不換航班可直飛大陸,實現了連接兩岸三地的“一機到底”的“準直航”。
    2000年12月,臺澳雙方依過去的談判模式,由民間完成續約,即簽署新航約,保證了臺澳空中航運與兩岸“一機到底”的轉机通航。

    依協定,臺澳航權由澳門航空公司取得半數營運權,自1996年12月8日開始營運。另一半由臺灣長榮航空與復興航空兩家公司均分。澳門航空公司因大陸持股51%,不符合臺灣的法令,乃以“專案核準”方式允許在臺設立分公司,再由臺灣華夏、雄獅與北航三家綜合旅行社合資成立“臺澳旅行社”,作為臺灣地區總代理,首任董事長由雄獅旅行社董事長王文傑兼任,而澳門航空公司臺灣分公司總經理由國泰航空公司的張澤凱擔任。

    根據臺澳航約,澳門航空公司目前每週可使用的座位計18800個,每天來回臺澳之間的班機共26班(單程臺北10班,高雄3班),每週101班次。因澳門班機抵達澳門後只換班號不換班機,一機到底飛往大陸主要城市,轉機時間一般只需40分鐘。這吸引臺灣同胞紛紛搭機經澳門轉机,不僅使赴澳門的臺灣同胞從1995年前的不足4萬人增至2001年的107萬人,其中轉机大陸的超過70萬人次,而且澳門航空公司營業額大幅上升,僅臺澳之間的航線每年營業額可達50億元新台幣,成為臺灣第二大外籍航空公司。

    為了滿足這一需求龐大的航線,澳門航空公司還于2001年8月向臺灣遠東航空公司租用了第9架客機,每日增加了3次澳門往返臺灣或高雄之間的航班。其中,澳門至高雄的往返航班增加了4個,每週澳門與臺北之間的航班增加了11個。從2001年8月1日起,每週往返臺灣與澳門的航班總量增加到167個。

    2002年3月21日,澳門航空公司宣佈,將運用兼有飛臺灣與大陸的航線優勢,仿傚客運航班“換班號不換班機與航線”的轉机澳門模式,首開兩岸一機到底的全貨機航線,成為首家一機到底連接兩岸三地經營貨運市場的航空公司。

    臺灣航空公司也開始經營臺灣到澳門的航空貨運。2002年2月,臺灣復興航空公司首航臺澳全貨機航線,不過受限法令只能往來于臺灣與澳門之間,貨物運抵澳門後,再由澳門新世界集團的信達利航運公司接手,負責兩岸三地之間的航管貨運承攬。

    澳門航空公司計劃收回臺灣地區代理權,結束與臺澳旅行社的7年合作關係,所有業務將由澳門總公司直接管理。

    (本文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
 
編輯:木樨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