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迎2006春節包機
首頁   專題首頁   包機   要聞   最新動態   相關評論  臺島輿情   媒體反應   通郵   通航   通商
字號:
臺商廖大佑的幸福生活:投資大陸只因看好“三通”

  時間:2005-12-14 16:24    來源:     
 
 

   祖籍漳州詔安的臺商廖大佑早在一九八九年就來到福州投資工藝禮品生意,他告訴記者,除了看中祖國大陸無處不在的商機和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外,他到這裡投資的另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好“三通”的前景。

  “福建和臺灣是這道海峽的東西兩岸,如果能夠‘三通’對兩地都是雙贏的好事,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十六年……”。   

  今年五十五歲的廖大佑是臺灣南投縣人,在長樂投資多年的他也被許多人稱為“招商大使”。在長樂十餘年的發展中,他在航承村累計投資一千四百多萬元,建起了一座佔地面積達四千多平方米的工廠,不僅成為當地數一數二的臺資企業,還先後引入了三四家臺灣企業到當地投資。   

  除了生意場上的緊張和繁忙外,對廖大佑而言,平日生活就像一池春水,平靜而愜意。   

  酷愛游泳的廖先生在臺灣時就曾多次參加日月潭的橫渡;現在來到長樂,依然癡心不改,他拉上一位臺商朋友參加了當地的愛心冬泳隊,夏秋到附近的三溪水庫暢遊,冬春在泳池中訓練。他告訴記者,他們的愛心冬泳隊將和福州市的泳友們在今年元旦一起橫渡閩江,雖説是第一次參加這個活動,但廖先生還是信心十足,“往年中秋節曾橫渡過臺灣日月潭,日月潭有四千六百米寬,閩江差不多三千多米,應該沒問題!”   

  除了參加冬泳隊外,廖大佑還是福州臺商高爾夫球隊的副隊長,閒暇時愛約上幾個朋友一起打打球。“打高爾夫球能把工作和娛樂結合在一起,其實打一場球下來要走十公里路程……”   

  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生活的詮釋自然也是見仁見智。篤信佛教的廖先生的觀點是“平安、大愛”。在長樂投資發展的這些年來,他熱心當地公益事業。不僅給當地消防部門捐贈了一台消防車,還在二00一年“飛燕”颱風來襲時,在工廠中抽出三部叉車協助相關部門清理機場路上被颱風刮倒的廣告牌。用廖先生的話來説,雖然當時工廠在颱風中也受了一些損失,但為社會做事本來就是自身的責任。   

  廖大佑表示,將來打算把企業重心從島內移到福建來。他的外孫已在長樂市裏的實驗幼兒園就學,他還想在當地為小女兒找個女婿,甚至想乾脆把家都搬到這裡來……言談中的廖先生不時地掐一掐虎口,稱這是一套中醫養身的心得,生活的平靜和愜意表露無遺。(完)(朱力南)

編輯:妮妮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