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岸經貿文化往來的日益頻繁,今年初以來,僅一水之隔的廈門與金門客運直航持續升溫,1-9月“兩門”客運直航394118人次,同比增長35.9%。
據《福建日報》報道,來自廈門海關的消息稱,今年來廈金航線每月的進出旅客從1月的38435人次攀升至9月的44561人次,7月份高達50816人次。受客流量的帶動,自今年6月1日起,廈金航線航班由原來的每天4艘船8個航班增加到每天6艘船12個航班,日運力達到3200多人次。目前,取道廈金航線的旅客九成為臺灣旅客,且金門居民已有三分之一通過該航線來廈。
廈金航線的經濟、快捷是深受臺胞青睞的主要原因。據了解,經廈金航線抵金門轉飛臺北用時不超過3小時,比從香港、澳門轉機至少節省一半時間,費用也可節省2000元。不少臺胞當日取道廈金航線入境辦完事後,即搭乘當日直航客輪返回。此外利用直航的便利到廈門上學、購物、消費在金門亦十分流行。
隨著兩岸形勢的緩和,今年初以來,通過廈金航線進出的旅客也呈現新的特點:一是團體增多,初步統計有上百個團體通過廈金航線到祖國大陸尋根謁祖、敬香朝聖、旅遊觀光、經貿洽談、參加文化交流和體育比賽等,如7月份就有20多個團體來往廈金兩岸,7月27日入境“首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臺灣代表團”,達147人,是臺灣圖書業者首次大規模組團經廈金航線前來大陸參訪。而9月27日臺灣臺南市街南勢西羅殿往大陸封塋祭祖敬香團370多人,是廈金航線開通以來最大的敬香團。二是兩岸師生交往頻繁。今年暑期,大批臺灣師生取道廈金航線前來祖國大陸參加各種形式的夏令營、觀光旅遊和海峽兩岸師生間文化交流、體育比賽等活動。三是通過該航線接受救助的重病、受傷臺胞增多。如5月1日臺胞羅文漢經由廈金直航海陸空聯手轉運後,到湖南接受救治。這是兩岸經廈金航線第一次聯手從臺灣省轉運患病臺胞回祖國大陸接受救治。今年初以來已有15名重病、受傷臺胞取道廈金航線返臺或到大陸就醫,該數字超過開航以來歷年的總和。四是內地居民赴“金門遊”逐漸“升溫”,僅第三季度就有54個“金門遊”團隊的965人出遊。此外,9月11日,43位參加首屆海峽旅遊博覽會的福建省外旅行商前往金門,成為首批異地辦證參加旅遊團赴金門遊的外省居民。
為了方便臺胞往返兩岸,廈門海關積極採取“一三五分鐘”的“無障礙通關”方式,即對無需申報的旅客,平均每人一分鐘完成通關;對必須申報的旅客,平均每人三分鐘內通關;對須辦理徵稅手續的,平均五分鐘內辦理完畢。有了溫馨的通關環境,臺灣居民走廈金航線往返大陸、臺灣,就像串門一樣方便,就像回家一樣親切。 (來源:中新網 劉頻 、陳長達、林世雄) 編輯:李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