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迎2006春節包機
首頁   專題首頁   包機   要聞   最新動態   相關評論  臺島輿情   媒體反應   通郵   通航   通商
字號:
臺水果成廈門搶手年貨 蓮霧等品種甚至出現斷貨

  時間:2007-02-15 13:39    來源:     
 
 

  中國傳統農曆新年日近,登陸廈門市場的臺灣水果也越發紅火,成為搶手年貨,部分品種甚至出現斷貨的情形。據廈門湖裏區工商局官員今日介紹説,進入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的六百多噸臺灣水果供不應求,除了柳丁之外,楊桃、蓮霧、釋迦等品種基本斷貨。

  令臺灣果農和水果經銷商始料不及的是,今年供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春節市場的臺灣水果比去年多了四倍多,但還是不夠賣。從元月二十五日至今,進入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的臺灣産地水果共計六百二十多噸,基本上是貨櫃一到集散中心就有人來提貨。廈門、鄭州、上海、北京、浙江、湖北等地的經銷商搶著下訂單。

  首個進駐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的臺商黃一鐘告訴記者,他今年只訂了九個貨櫃約一百二十噸的貨,根本不夠賣。他説,他在廣東、北京、上海等地設立的十一個臺灣水果銷售點都在要貨,沒想到今年春節,臺灣水果賣得這麼火。

  選購臺灣水果當年貨成為今年廈門春節市場的時尚。進駐集散中心的臺灣水果經銷商基本上是以農會為單位行銷水果,他們將黃的楊桃、綠的釋迦、紅的蓮霧等裝在製作精美的大禮盒裏,組成“水果套餐”深受廈門市民歡迎。

  許多廈門市民開著私家車來到這裡,一位市民説,臺灣水果的口味不錯,過年買點當年貨給親戚朋友嘗嘗鮮挺好的。

  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的負責人陳瑞福説,今年春節,臺灣水果走俏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為了促進臺灣水果銷售,促進市場興旺,讓臺商臺農受益,廈門臺灣水果銷售中心設立一年來,政府相關部門予以大力扶持,如對入駐集散中心的臺商、臺灣果農一直實行免租金政策,廈門市工商局為保護臺灣果農的正當權益,在大陸率先推出臺灣水果“身份證”制度,明確規定在水果標簽上要註明“臺灣産地水果”和“臺灣品種水果”;工商部門加大監管力度,打擊以其他産地水果充當“臺灣産地水果”的侵權行為,都有力促進了臺灣水果的熱銷。

  另外,今年春節上市的臺灣水果與去年相比價格稍低,相對好賣,這與産地的水果收成好有關。

(來源:中新社 楊伏山 王德勝)

編輯:李學斌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