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迎2006春節包機
首頁   專題首頁   包機   要聞   最新動態   相關評論  臺島輿情   媒體反應   通郵   通航   通商
字號:
臺灣品牌大舉“進攻”廈門社區超市重新佈局

  時間:2007-05-11 13:35    來源:     
 
 

  臺灣品牌大舉攻城略地,本土老店迎戰乏力

  批量採購上大賣場,零星日用進社區超市,這已是廈門人如今生活消費的主要模式。隨著這一模式的興起,廈門的社區超市業開始了新的佈局。

  A
  狼來了:
  臺灣品牌社區超市見縫插針擠走老牌店

  “丁冬”一聲鈴響,淩晨一時,你推門進入社區便利店也可以購買一份熱狗麵包和一碗桶面。這就是目前進駐廈門的臺灣社區超市“悅士”希望給顧客的感覺。不知不覺中,市民們發現自家附近開起了許多連鎖超市,小小的社區便利店,真的提供了許多方便,而這些超市的名字卻不是以往廈門人所熟悉的老牌——倍順、閩客隆。它們是一批有活力的新生力量,他們來自臺灣。

  在松柏京閩酒店背後,一家紅白相間標誌的超市——“八八連鎖”正在迎接著客人。而該店進駐社區時,十米外開著倍順,二十米外開著閩燃超市和另一家日日佳超市,好像進了超市的“集中營”。當初對於“八八連鎖”這一“不知死活”的行為,業界和社區居民都揪著一顆心。但是,一年多過去了,這家店不僅生存下來,而且生意不錯,並且戲劇性的事是十米外的倍順,因為租期到了,反而搬離這一區域,讓外界産生了有趣的聯想。

  B
  太快了:
  一年冒出了近60家臺灣品牌社區超市

  “八八連鎖”是臺灣首家進入廈門的連鎖超市。該公司的頭家是統一企業。廈門公司的許寶山經理説:“我們是2005年9月23日在廈門開第一家店,目前已經有20家分店了,島外的海滄和集美也有分店。公司希望我們把業務拓展的第一站放在廈門,因為廈門的消費情形和臺灣比較相似。我們沒進入廈門市場以前,廈門的社區24小時便利店還不多,個體的小店舖沒有我們的品質,而較大的超市又離社區較遠且不可能24小時服務。我們是看準這一市場空間才進入的。”

  一年多開了20家,在外人看來是個不錯的速度,但是,許寶山説,如果以速度來講還是慢了些,總部的要求至少要完成50家呢。

  “八八連鎖”前腳進來,臺灣的悅士店後腳就跟進了,一年多的時間,悅士也在廈門遍地開花,20多家連鎖店已進駐各大社區。現在來自臺灣的“哈啰哈”超市也進入了廈門,目前已開到6家店,據悉,這個後來者也不甘落後,擴張的版圖也不小。悅士店的負責人羅先生表示,社區便利店這一模式在臺灣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而且品牌較多,在臺灣市場飽和後,會帶著臺灣的運作經驗進入大陸市場,廈門與臺灣如此之近,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連鎖超市品牌進入廈門。

  就在一年多的時間裏,臺灣各類超市品牌已在廈門開了近60家社區超市,這一快速擴張的速度遠遠超過廈門原有超市品牌社區店的總數。

  C
  加油了:
  本土品牌“鄰家舖子”三年未開一家

  第一個進入廈門的連鎖超市——倍順,作為全外資的企業,其對於“臺店”大舉進入廈門市場,倒是表現得很自信。倍順鄭總表示,倍順目前有23家連鎖店,因為進來得早,品質、品牌都有較大的知名度,而且十年來不斷地拓展,我們佔據比較好的地段,租金方面也相對有優勢。倍順要求規模和效益同步,並不強求開多少家店,有好的位置也會一直擴張。

  可以説,倍順還與新生的臺灣品牌超市同臺共舞,而本土的超市閩客隆,卻是幾乎沒有動作。三年前,當沃爾瑪、麥德龍、家樂福這些國際大賣場入市後,閩客隆退出了大型賣場的角逐,註冊了“鄰家舖子”這一社區超市品牌,欲在這一市場重獲新生。可是,三年過去了,“鄰家舖子”一家未開,臺灣舖子卻開得熱火朝天。據悉,閩客隆正在進行內部的股權重組,接下來的目標應該是重拳出擊,推廣“鄰家舖子”,但是,面對早已被對手佈局好的市場,閩客隆要如何插入,可能是個難題。

(來源:廈門日報)

編輯:李學斌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