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

  時間:2005-08-30 12:30    來源:     
 
 

 

 
 
  山東簡稱“魯”或“齊魯”。東臨海洋,西靠大陸。水準地形分為半島和大陸兩部分。東部的山東半島突出於黃海、渤海之間,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遙遙相對。廟島群島屹立在渤海海峽,是渤海與黃海的分界處,扼海峽咽喉,成為拱衛首都北京的重要海防門戶。

  山東地形中部突起,為魯中南山地丘陵區;東部半島大部是起伏和緩、谷寬坡緩的波狀丘陵,為魯東丘陵區;西部、北部是黃河沖積而成的平原,是華北平原的一部分,為魯西北平原區。魯中南山地丘陵區位於沂沭大斷裂帶以西,黃河、小清河以南,京杭大運河以東,是全省地勢最高、山地面積最廣的地區。主峰在千米以上的泰、魯、沂、蒙諸山構成全區的脊背。魯東丘陵區位於沭河、濰河谷地以東,三面環海。除海拔700米以上的嶗山、昆崳山、艾山等少數山峰聳立在丘陵地之上。  山東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前,是東方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山東發現了中國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丁公村“龍山陶書”,發掘出了中國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龍山古城",擁有中國最古老的長城--齊長城。這裡還是陶瓷和絲綢的發源地之一。山東歷史上出現過一大批對中華文化産生重要影響的歷史名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説,成為中國文化的支柱,在世界上産生重大影響。古代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孫子兵法》,仍然是中外軍界和商界推崇的經典。

  山東省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山川風光秀麗,構成了獨特的旅遊風景線。境內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旅遊點約493處,古建築、古遺址1.3萬多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79處。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構成了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共同構成了山東旅遊獨特的風格。

  山東旅遊把美麗的自然景觀、豐富的歷史文化和鮮明的地方特色融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基本形成了濟南、泰安、曲阜延伸到鄒城的“山水聖人”旅遊區;以青島、煙臺、威海為一體的海濱風光旅遊區;以濰坊市區為中心,以風箏、楊家埠木版年畫、民俗風情為主體的民俗旅遊區;以淄博齊國故城、殉馬坑、蒲松齡故居為主體的齊文化旅遊區;以黃河入海奇觀和原始自然風貌為主體的東營黃河口旅遊區;以水滸故事為主線;以梁山、陽古為重點的“水滸”旅遊線。


  濟南,百泉匯集,以“泉城”美譽蜚聲海內外。境內的長清靈岩寺和歷城四門塔,歷史悠久,文化價值極高。歷史文化名城曲阜,是世界十大歷史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故里,儒家學説的發祥地,孔廟,孔府,孔林規模宏大,文物薈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産”。泰山,作為中國“五嶽之首”,雄偉壯麗的風光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象徵著中華之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産”。

  山東的海岸線上,分佈著風光綺麗的海濱城市青島,煙臺,威海,日照。青島被譽為“黃海明珠”,前海風光獨具魅力,嶗山為道教勝地,古跡眾多。“魚果之鄉”煙臺,“人間仙境”蓬萊閣,“海濱花園”威海,景色秀麗,氣候宜人,是理想的旅遊,療養,度假勝地。

  山東中部,民俗風情豐富多彩,“世界風箏都”濰坊的風箏,楊家埠木版年畫,石家莊民俗旅遊等卓有特色。以古老齊文化著稱的古齊國都城淄博,擁有齊國故城遺址,東周殉馬坑,齊長城遺址等古跡。

  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經山東匯入渤海,黃河入海口自然風光壯麗奇特,令人嘆為觀止。而梁山水泊遺址,菏澤的牡丹,聊城的光岳樓,鐵塔,德州的蘇祿王墓,棗莊萬畝石榴,微山湖山湖十萬畝荷花以及古運河遊等也都各具特色。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