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觀奇

  時間:2005-08-30 12:53    來源:     
 
 

    山東曲阜是古代東方文化的中心,我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就誕生在這裡,這裡還有許多奇人奇事奇景。

有橋無水

    曲阜盛景由孔廟、孔府、孔林組成。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孔府則是孔子後世嫡系子孫居住的府邸;孔林是孔氏宗族的墓地,不僅下葬著孔子家族成員,曲阜及附近大凡姓孔的每人平均可入葬,只是一些偏僻地帶。

    孔廟有橋有渠,就是不見水!原來,古人早就發現並作過努力,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有人趁康熙來祭祖孔子上奏道:可不可以引城內之水,康熙準奏,但正在疏挖之時,曲阜知縣孔尚愉發現引城之水弊大於利,一旦霪雨,山水暴漲,泉流溢城,將危及孔廟!並再奏。這裡也就形成橋渠長年乾涸的奇景。

勾心鬥角

    “勾心鬥角”一般是人之所為,豈料,孔廟仍是勾心鬥角的策源地。

    孔廟建於孔子死後的第二年,西元前478年,開始是以孔子故宅三間作廟,現在的孔廟則是經明清兩代欽定建築而成,倣皇宮之作,佔地3275畝,氣勢恢宏壯麗,雕龍畫棟金碧輝煌,與故宮、承德避暑山莊一併稱為國內三大古建築群。

    “你們看,這就是‘勾心鬥角’!”講解小姐説:殿堂的飛檐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勾心鬥角”之能事,檐與檐緊咬,像雄雞相鬥啄對啄互不相讓,這便是“鬥角”!一個飛檐直插另一個飛檐的“心窩”,另一飛檐又橫刺別的飛檐“肩夾”,毫不示弱!這是“勾心”!

皇帝被蒙

    “誰敢蒙萬隆天子,你不要命了?!”但這裡確有一景就是蒙乾隆的見證:這一景叫“龍柱”。

    龍柱是孔廟的主體建築大成殿的廊下雕龍立柱,有28根,每根5.98米,粗0.81米,整石雕成!前檐10根龍柱尤壯觀。清一色深浮雕,刀法剛勁淩厲,玲攏剔透,圖案波涌雲繞,盤龍飛騰不凡,是古代雕刻藝術中的瑰寶。這龍柱顯然要比故宮皇帝老兒眼皮底下的龍柱不知要好多少倍,但超過皇上是要治罪的。    如果哪天乾隆來大成殿,那雕龍立柱就非讓他看到不可,怎麼辦,弄不好龍顏大怒是要掉腦袋的,急中生智,當地官員便與皇室串通,想了一個再簡單不過的辦法。    那天,乾隆來大成殿見所有的立柱都用紅綾包裹起來,感到詫異,隨行人員忙向他解釋説:“這柱子雕的是野龍,您是真龍,野龍見真龍來了自然無顏以對了。”乾隆就這樣被奉承地蒙了一回。

重光門與五柏抱槐

    孔子是很講規矩的。在孔府有一道門叫重光門,是道兩側不接墻垣的象徵門,一道風格獨具的屏門。別看是道象徵門,當年只有帝王大典、迎接聖旨。或進行重大祭祖活動時才在十三響禮炮中徐徐開啟,只有皇帝才能過的門。又稱“儀門”或“塞門”。

    在自然界就講不了那些規矩,孔廟、孔府、孔林古柏參天,有的擎天捧日,有的龍幹虬枝,而在孔府深處就有一株五柏抱槐,説是五柏,實則一松,由於年代久遠,或雷霹或電打,一松分成五瓣。這還不算奇,奇的是在五瓣之中又長出一槐,槐與松同根,五松抱槐不分彼此,但松槐秉性不移,長生的長生,落葉的落葉,互不滋擾。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