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華易經學會”交流團到山東交流訪問

  時間:2005-08-25 10:31    來源:     
 
 

  應山東大學校長展濤教授的邀請,8月14日至21日,以臺灣知名人士焦仁和教授為團長的“中華易經學會”交流團一行12人到山東參加“易學與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並進行交流訪問。交流團成員包括“中華易經學會”榮譽理事長邵崇齡、倪淑娟和副理事長葉素琴,還有臺北師範學院教授談海珠、華梵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伍至學等學者。
  
     14日至18日,“中華易經學會”交流團在青島參加了由山東大學易學與古代哲學研究中心、青島嶗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主辦的“易學與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併發表了論文,。交流團在青島期間,青島市政協副主席閔祥超會見了焦仁和教授等臺灣客人,向他們介紹了青島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青島市臺辦陪同客人遊覽了青島市容和嶗山風景區。
 
     19日至20日,交流團先後訪問了曲阜師範大學、山東大學,並遊覽了世界文化遺産--曲阜孔廟、孔府、孔林及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産--泰山。曲阜師範大學校長田德全教授會見了焦仁和教授一行,對他們來訪表示歡迎,並向他們介紹了曲阜師範大學的發展情況。
 
     8月20日下午,交流團到山東大學訪問。展濤校長會見了焦仁和先生一行。展濤校長首先對焦先生一行的來訪表示熱烈的歡迎,並向客人簡要介紹了學校的情況。在談到山東大學與臺灣高校間的交往時,展濤校長向客人詳細介紹了與臺灣眾多高校的交往與交流情況,並重點介紹了近期在與臺灣幾所友好學校的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效。焦仁和先生代表交流團成員對山東大學及展濤校長的熱情邀請表示感謝,並就此次到山東訪問的觀感與展濤校長等進行了交流。
 
     交談中,曾任臺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的焦仁和先生主動談起自己濃重的“中國情結”,並風趣地稱自己因為這種情結而有些“偏激”。在談到兩岸的交往時,焦先生指出,過去自己曾因工作原因在促進兩岸交往方面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因而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目前退出了公職,轉而繼續從事教育研究工作,希望將過去的經歷與今後的研究工作結合起來,繼續為推動兩岸的往來做出貢獻。展濤校長也向客人表達了衷心希望今後兩岸的交流更加密切和順暢的良好願望,並期望山東大學能與焦先生及交流團的各位成員能在包括易學研究等在內的各方面繼續加強溝通與合作。會見結束前,焦仁和先生和展濤校長互贈了禮品併合影留念。山東大學副校長于修平,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山東大學易學與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大鈞教授,山東大學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劉永波等參加了會見。
 
     21日上午,焦仁和先生一行在山東省臺辦交往交流處工作人員陪同下游覽了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等濟南三大名勝。中午,山東省政府臺辦楊慶文主任在珍珠泉賓館設宴為焦仁和先生一行餞行。楊慶文主任對焦仁和先生等來山東交流訪問表示歡迎,並向客人介紹了魯臺交流與合作發展情況,希望客人今後多來山東交流訪問、旅遊觀光,也歡迎來山東的臺灣客人多到臺辦這個“娘家”來,各級臺辦將給予熱情接待。焦仁和先生表示:“此次山東之行,飽覽山河之壯麗,誠人生之一大快事也”,並希望今後常連絡。山東省政府臺辦嵇建寶副主任等參加了會見。
 
     臺灣“中華易經學會”是以復興中華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于1975年成立。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與世界各易學界、社團及易學學者進行交流和舉辦易學研討會。自1993年以來,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與臺灣“中華易經學會”先後合作舉辦了四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四屆“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一屆“易學與中國哲學研討會”,會議均取得圓滿成功。近幾年,每年舉辦一次的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分別在祖國大陸和祖國寶島臺灣舉行。通過這些學術會議,建立了兩岸易學互動的機制,進行平等的學術對話,開闊了兩岸學者的視野,加強了兩岸的易學學術的了解和合作,提高了兩岸易學研究水準。(魯臺)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