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過海鬧羅漢

  時間:2005-08-30 13:08    來源:     
 
 

    八仙過海鬧羅漢,是孔府喜慶壽宴時的第一道名菜。從漢初到清末,歷代的許多皇帝都駕臨曲阜孔府祭祀孔子。其中乾隆皇帝就去過七次。至於達官顯貴、文人雅士前往朝拜者更多。因而孔府設宴招待十分頻繁,“孔宴”聞名四海。“八仙過海鬧羅漢”便是孔府名菜之一。該菜取用魚翅、海參、鮑魚、魚骨(明骨)、魚肚、蝦、雞、蘆筍、火腿等十幾種原料,其中以雞作為“羅漢”,八種主料為“八仙”,故名。此菜一上席,隨即開鑼唱戲,一面品嘗美味,一面聽戲,十分熱鬧。

    用魚翅、海參等蒸制而成。成菜形如八仙與羅漢,色澤美觀,湯汁濃鮮。

    將雞脯肉斬成雞泥,拌和置碗底,做成羅漢錢狀。白魚肉切成條,中間劃開,白雞脯肉切成長條,活青蝦做成蝦環,魚翅與雞泥做成菊花魚翅形,海參做成蝴蝶形,鮑魚切成片,魚肚切成片,蘆筍發好後取八根。將上棕原料調好口味上籠蒸熟。取出,分別按八卦形排放在磁罐裏,中間放羅漢雞,上面撒上火腿片、薑片及氽好的青菜葉。將燒沸的雞湯澆上即成。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