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人才與科技成果交流洽談會活動開幕

  時間:2005-09-08 15:47    來源:     
 
 

  台灣網9月8日濰坊消息 吸納高新技術成果,聚集人才智力資本。9月7日,海峽兩岸人才與科技成果交流洽談會暨“百名博士濰坊行”活動,在山東濰坊市富華國際展覽中心開幕。

  出席開幕式的有國家人事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莊子健,國家科技部海峽兩岸科技交流中心主任陳富韜,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院長王慶禮,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春曉、馮士笮、滕吉文、金翔龍、侯保榮,山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徐茂波,臺北市電腦公會副總幹事黃鋇,首都高校科技資訊網秘書長張衛冬,臺灣科技人才代表團的專家、博士,以及國內50余家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的博士、專家或負責人,山東省各市代表團和有關企業負責人。山東省人事廳副廳長鄭忠德宣讀了山東省人民政府孫守璞副省長為本次活動寫來的賀信。濰坊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新起致辭,市委副書記趙興濤主持開幕式。

  海峽兩岸人才與科技成果交流洽談會暨“百名博士濰坊行”活動是第十一屆魯臺經貿洽談會的一大重要活動。活動由省政府主辦,省人事廳、省科技廳、人事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科技部海峽兩岸科技交流中心和濰坊市人民政府承辦。活動以海峽兩岸人才與科技成果交流合作為主題,以科技成果推廣和人才智力引進為重點,圍繞半島製造業基地建設、北部沿海開發、高新技術企業、臺商投資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吸納高新技術成果,聚集人才智力資本,提升山東的核心競爭力,為促進全省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智力支援。

  張新起在致辭中説,濰坊是一座文化名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名勝古跡眾多,是舉世聞名的世界風箏都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一年一度的國際風箏會、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搭起了“讓世界了解濰坊,讓濰坊走向世界”的廣闊舞臺,風箏文化已成為濰坊的重要城市名片。濰坊是一塊投資熱土。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城市。礦産和沿海資源豐富,地下滷水儲量很大,是全國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工業基礎雄厚,産業優勢明顯,已形成機械製造、海洋化工等六大生産基地。職業教育發展很快,以高職為代表的職業技能教育已經形成規模。農業基礎較好,産業化水準高,是全國重要的農副産品生産加工基地,全國著名的蔬菜之鄉。服務業設施配套齊全,物流中心的格局趨於形成。濰坊已經成為世界風箏文化的傳播中心,成為聯繫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樞紐,成為山東省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本次活動,突出“交流、合作、共贏、發展”主題,旨在促進兩岸人才與科技成果交流與合作,為進一步加強海峽兩岸合作架起了新的橋梁。我們真誠歡迎海內外各界朋友、特別是臺灣科技界的朋友來濰觀光旅遊,發展興業,共創和諧發展的美好未來。

  本次活動有開幕式、海峽兩岸科技成果展覽與交流、百名博士濰坊行、海峽兩岸大型人才交流招聘等八大活動。在開幕式上,莊子健、王慶禮和臺灣科技人才代表團代表林亞倫先生分別講話。與會人員巡視了洽談會會場。本次會場設立3個展區,共有400多個展位,參展企業達到200多家,參展項目1800多個。與會人員還參觀了濰坊市博物館等,他們對濰坊的厚重文化頗感興趣,對濰坊的城市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通訊員 段文忠)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