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欄目頭
| 台灣網 | 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展會動態 | 展會資訊 | 展會成果 | 圖片報道 |
 
展會動態
 
福州:海西明珠明天更璀璨
 
 
  來源:      日期:2006-05-22 11:12

 

  海交會,對於日本山崎産業株式會社來説已不陌生了,作為已連續4年參加海交會的老朋友,山崎株式會社每年在海交會上都會帶來落地項目,今年山崎又帶著新的招商項目來了。

  今年第一次參加海交會的最佳西方國際集團,在海交會這個新朋友的“穿針引線”下,決定在福州建一家最佳西方財富酒店。

  是什麼吸引了他們來福州投資興業?“是福州的區位優勢!福州今後將發展成為經濟成長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帶!”投資者們一語道破天機。海峽西岸的重要門戶

  據日本山崎産業株式會社董事長顧問鄭子平介紹,山崎2002年來到福州,正是在海交會上看到了福州的港口優勢。山崎總部在大坂,福州不僅有與大坂的直航客機,並且還有福州港與大坂直航的集裝箱貨運船,正是這種交通優勢才使他們決定在福州投資。山崎決定把生産重點放在福州,並計劃今年將福州的生産基地再擴大100畝。“中央為什麼對海西建設這麼關注?還把它寫進了國家‘十一五’規劃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它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益生如是説。

  楊益生認為,臺灣海峽是國際主航道,地理上具有戰略地位,是交通咽喉地帶,全球經濟焦點之一,而福州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惟一一座省會城市,是這個焦點的門戶。另外從全國來看,東南沿海是中國東部地區發展最快,市場經濟最完善、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區。海西區和臺灣地區又是東南地區的重中之重。從這些地理優勢及經濟區位優勢來看,福州顯然是處於最活躍、最具成長型和最具增長型的地區。把發展海洋經濟作為重大戰略

  作為海西經濟發展焦點的門戶,福州的焦點又在於“海”。福州市正是借助海洋走上發展之路,把發展海洋經濟作為本地發展的重大戰略。

  2005年,福州完成港航建設投資8.84億元,基本建成萬噸級以上泊位3個、5000噸級泊位1個,動工建設10個5萬噸級以上泊位,新增吞吐能力340萬噸,福州港跨入全國十大港口行列。

  目前福州港正以閩江口為依託向兩翼延伸,如羅源灣、福清灣、興化灣三大深水良港、可門港區、江陰港區、全國第五大的平潭島等,這些海洋資源正是福州發展區位優勢的強有力的支撐大平臺。

  “十一五”期間,福州港將再建38個泊位,建設5項航道項目,預計總投入83.238億元。5年後,“億噸大港”將屹立在海峽西岸。

  除港口建設以外,高速公路、鐵路等建設也在快速跟上。已經開工建設的福廈鐵路、溫福鐵路、向莆鐵路等三條快速鐵路,讓福州作為樞紐城市不斷成熟起來。

  為海西建設提供産業支撐

  福州的城市建設是“跨江面海”,不僅從空間上有了大的拓展,更增強了産業聚集力,在連江、江陰、羅源、青口等地不斷形成新的産業聚集,為海西建設提供了産業支撐。

  建設總投資2億元的船舶修造改裝中心預計2007年可建成投産,今年總投資8億元的福建華東船廠修造船、總投資1.6億元的福建東南船廠三期技改項目也有望動工,這三個項目建成後,未來的福州將發展成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船舶修造基地,並將帶動運輸業、配套業發展,形成産業鏈和産業群。

  規模産值達100億元的龍田鎮全國水産品加工業示範基地、連江縣總投資5745.93萬元的黃岐中心漁港、計劃總投資1000萬美元的連江黃岐半島金沙澳海濱旅遊度假區、總規劃面積3122畝的江陰保稅物流中心等一批大項目也在相繼建成或建設當中,正是依靠海洋聚集了船舶、漁業、濱海旅遊、物流等産業,形成了福州良性的産業鏈發展。

  楊益生表示,現在要運用好福州的區位優勢,把優勢轉化為實力,轉化為發展的成果,這才能為海西建設提供紮實的支撐平臺,福州的明天將是海西地帶上的一顆耀眼明珠。(本報記者祁正華)

來源:福州日報

編輯:weim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