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企上市“第一推動力” 臺灣券商尾隨內地覓食
 
 
  來源:      日期:2006-12-08 13:45

 

 

        臺資企業漸漸將融資焦點轉移到A股市場,但臺企A股上市之路並不平坦。“除了臺灣當局諸多政策限制外,更多的在於缺少同時熟悉兩地法律的仲介機構,尤其是券商。”臺灣富闌德林諮詢(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芳榮説。

  這一狀況現在似乎有所改變。11月29日,臺灣省通過此前提議的《臺灣地區與內地證券及期貨業務往來許可辦法》修正草案,將允許臺灣券商投資于內地券商。

  不過,臺灣省為此制定了嚴格的規定:券商在近期財務報告的凈值要高於70億新台幣,且凈值大於實收資本額;一定期間內未受處分;最近三個月資本充足率高於200%;在內地合資企業中的投資金額不得超出其凈資産值的10%;臺灣券商的持股份額必須超出其內地合夥人已發行股份的25%等。

  助力臺企A股上市

  儘管新政策的條件近乎苛刻,但該項政策還是受到了兩岸券商的歡迎。劉芳榮稱:“這是為了協助內地臺資企業投資、籌資、理財及輔導上市等,有利於臺灣券商拓展市場,增加商機。不過,從政策出臺到實際操作仍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網站上的資料顯示,從1997年起至今,內地共批准11家臺資券商經第三地在內地設立了16個代表處。從 2003年9月起,內地新批准及變更設立兩家臺資券商從島內直接來內地設立代表處,即元大京華和寶來證券。

  “儘管臺灣證券公司在內地已設立了辦事處,但其功能有限,”寶來證券上海代表處分析師張憶東説,“各個辦事處現在只能開展調研工作,或者開展一些諮詢業務。”

  據了解,目前符合條件來內地投資的臺灣券商共有16家,包括元大京華、中信、群益、臺證、寶來、金鼎等。其中,目前尚未在內地設立辦事處的有富邦及亞東兩家。

  根據規定,已在內地設立辦事處的臺灣亞洲、國際和太平洋3家券商不得與內地券商合資。

  成立合資券商的目的就是為臺企上市服務。張憶東稱,目前,多數臺商是通過臺灣券商來了解內地的證券市場,但由於這些臺灣券商沒有獲得在內地的經營牌照,自身對內地證券市場的了解不多,對A股上市程式所知甚少。

  此外,難以找到同時熟悉海外和兩地法律的仲介機構,也是臺企不得不面對的窘境。內地監管機構在審查臺企上市資料時,會要求內地律師出具法律意見書,其中須包含擬上市公司海外發起人是否有重大訴訟、所持有內地上市主體的股權是否符合當地法律等問題。

  而內地券商多不熟悉臺灣地區的法律。劉芳榮告訴記者:“臺企要受到臺灣地區當局的制約,在內地A股上市更是如此。但目前熟悉臺灣地區法律的內地券商還沒有,因而無法幫助企業擺脫這些困擾。”據了解,由於臺灣地區當局的限制,一些臺商不得不通過維京群島等第三地間接投資內地,但即使如此,還是在資金匯兌等方面受到限制。

  張憶東表示,如果成立合資券商,進而直接為上市公司提供服務,將會給臺灣券商帶來豐厚的市場回報。

  佈局內地

  此前,臺灣券商以多種方式進入內地證券市場。

  臺灣券商早在80年代末期就開始在香港設立據點,以開拓內地市場或與內地業界合作。90年代以來,元大京華、群益、元富、建弘、金鼎等臺灣券商以各種名義在內地設立了辦事處。

  在現實壓力與入世的要求下,臺灣當局于2000年底開放臺灣證券業赴內地設立辦事處。2001年又先後有倍利、國際、寶來、統一等證券公司在內地設立辦事處。 同時,臺灣當局也在規劃開放券商赴內地設立子公司。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認為,私營為主的臺灣券商與國內券商無論是在觀念還是操作上都存在不小的差距,但萬事開頭難,只要邁出合作的一步,其他問題都會在發展中解決。

  日盛嘉富證券上海副代表兼研究主管楊大慶認為,臺灣券商看好內地市場也是群居效應的體現。儘管由於兩岸監管的限制,目前臺資金融機構業務還很難開展,但無論如何必須先佔據市場“陣地”。

  對於業務前景,楊大慶表示,短期內日盛會以內地企業的香港上市與並購業務為主;長期來看,則希望在2006年後組建合資證券公司開拓內地市場。

  “我們可以名正言順地開展經營性業務了。”元富證券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翁基能很是興奮,“元富從1996年就開始在內地‘蹲點’,1999年設立代表處,平均每年的攤銷至少需要200-300萬元人民幣,而且只能做一些諮詢業務。”

  “合資有利於發揮雙方優勢,元富在選擇合資夥伴時,首要考慮的是合作方的企業文化和契合度,其次是對方過往業績和風險控制。”翁基能説,“內地資本市場目前的發展與臺灣地區似曾相識,因此臺灣券商可憑藉其經驗,掌握先機,合資與合作是目前監管條件下最好的選擇。”

  臺灣券商佈局內地的最大瓶頸正是缺乏客戶基礎,而沒有客戶資源就沒有成功的保薦機會與進一步發展的可能,聯合內地券商成為其發展的關鍵。張憶東稱,隨著內地不斷融入國際資本市場,寶來證券期待能與內地同行有合作機會。

  兩地券商一直都在試圖建立合資企業。早在2002年6月,業界曾一度傳出具有臺資背景的京華山一證券欲與漢唐證券合資的消息,後京華與元大證券合併,而今年9月漢唐證券又被信達資産管理公司託管,此事終因種種原因而擱淺。對此,京華山一總經理林克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明確表示,進軍內地,京華現在最想做的是承銷業務,如果全面開放,京華會投資全部品種。

來源:經濟觀察報

編輯:芳翼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