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華夏銀行簡介

  時間:2006-07-21 09:57    來源:     
 
 

        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在總設計師鄧小平的親切關懷和指導下,1992年華夏銀行在首都北京誕生了。1995年華夏銀行率先實行了股份制改造,成為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2003年9月,華夏銀行公開發行股票,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碼600015),成為全國第五家上市銀行。2005年11月華夏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與德意志銀行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全面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全面技術支援和協助協議、信用卡業務合作協議,為提高經營管理能力和國際化水準帶來了新的契機。14年來華夏銀行完成了三次歷史性跨躍。

  截止2006年3月31日,華夏銀行已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杭州、濟南、深圳、昆明、瀋陽、武漢、重慶、成都、西安、烏魯木齊、太原、石家莊、大連、溫州、青島、福州、呼和浩特、天津、蘇州、無錫、煙臺、玉溪、聊城等27個城市設立了22家分行、5家異地支行,營業網點達到270家,員工7700多名,“立足經濟發達城市,輻射全國”的機構體系已經形成。此外,華夏銀行還與境外368家銀行建立了代理業務關係,建成了覆蓋全球主要貿易區的結算網路。

  自2001年以來,華夏銀行就提出了高品質發展的辦行思想,堅持品質、效益、速度、結構協調發展,不斷擴大經營規模,不斷提高盈利能力,保持了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2004年華夏銀行被評為中國上市公司金融地産行業10家最具競爭力企業之一,躋身於全球大銀行500強之列,2005年還榮獲“中國最具有影響力財富企業”稱號。截至2006年一季度,銀行總資産達3623.71億元, 2006年1-3月實現凈利潤3.75億元,同比上年增長20.19%。

  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華夏銀行秉承“始終堅持品質、效益、速度、結構協調發展”的經營理念,穩步實施國際化改造戰略,在信貸、資金、行銷、稽核、風險管理和人力資源等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堅持科技創新與産品創新一體化的方針,加強資訊系統管理、資訊技術運用以及新産品開發管理,加強全行創新工作的統籌規劃管理。不斷加大科技投入,綜合業務系統、自助銀行和網上銀行的開發推廣,成為本行電子化的重要支撐,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優勢。

  嚴密的風險管理體系。華夏銀行堅持依法合規經營,構建全方位、全過程的風險管理體系,加強風險管理制度建設,培育嚴格、規範、審慎、穩健的風險管理理念和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按照全面風險管理原則要求,設立風險管理委員會和風險管理部,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進行持續的監控和管理。建立了信貸專職審批人制度,實現授信審批的專業化和職業化。建立了垂直管理的稽核體制,保證稽核監督工作的獨立性、權威性和有效性。依靠較為完善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華夏銀行資産品質不斷得以優化。

  專業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華夏銀行按照“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原則,建立公司、個人、同業三大客戶行銷體系,全方位開拓市場,制定了全行統一的客戶服務標準,採用了先進的電子化服務手段,建立了專業化的客戶經理隊伍,為客戶提供豐富的金融産品和個性化的金融服務。細分市場、細分客戶,根據客戶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金融服務方案,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各種服務需求。華夏銀行擁有“華夏互聯通”、“華夏麗人卡”等為代表的一批品牌産品,在市場上享有盛譽,市場份額在業內名列前茅。

  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堅持以人為本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努力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凝聚企業精神,塑造企業形象,提高員工職業道德,培育造就優秀人才。實施以人為中心的企業管理模式,提倡為了人、關心人、理解人、重視人、依靠人、尊重人、培養人的企業文化。進一步發揮全體員工的積極性,不斷完善各項民主管理制度,努力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和氛圍,為員工的職業發展創造平臺,讓每一名員工在華夏銀行事業發展的大舞臺上充分施展才幹,展現自我價值,與銀行共同成長。

  歷史賦予我們的光榮職責,是把華夏銀行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為股東提供更高的回報,為促進我國金融改革發展做出更大貢獻。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華夏銀行將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穩健經營,規範管理,堅定不移地走高品質發展之路,努力建設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與效益良好的現代金融企業,相信用華夏人的智慧和勤奮必將為您的生活創造美好的未來!

        華夏銀行主頁:http://www.hxb.com.cn/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