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紡織業〕面對諸多不利因素 2005年仍實現高增長
 
 
  來源:      日期:2006-01-04 17:08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 陳剛)記者從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了解到,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紡織行業面對貿易摩擦、人民幣升值等不利因素,仍然保持持續高速增長態勢,全年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約2萬億元,實現利潤660億元左右,全行業出口將達到約1160億美元。

  據悉,按照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到十月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銷售收入、銷售産值、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6.33%、26.28%和24.95%,均高出上年全年的增幅水準。

  化纖行業由於石油漲價和原料受制于國際壟斷,造成成本提高和産品難以消化的局面。除化纖行業利潤下降30%之外,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利潤均實現繼續增長,全行業一到十月實現利潤總額503.52億元,同比增長31.1%,超出上年全年增幅近15個百分點。

  儘管受到美歐貿易摩擦的嚴重干擾,以及出口徵稅、人民幣升值等不利因素影響,但紡織行業全年出口依靠産業進步,特別是深加工企業競爭力提升,依然保持穩步增長勢頭。

  業內人士分析,面對複雜多變的貿易和政策環境,全行業出口仍能穩步增長,主要得益於抓住配額全面取消機遇。數據顯示,1-10月,對美國歐盟等原設限地區出口同比增長62.7%,對美國歐盟出口占全部出口比重從上年同期25.72%上升到34.09%。

  十五期間以技術進步為主要特徵的固定資産投資,對紡織行業提高國際競爭力發揮了基礎作用。2001到2004年規模以上企業固定資産投資約3170億元,使高檔紡織品服裝比重提高,其中布料一般貿易出口比重達85%以上,服裝品質達到高檔品牌的比重已提高到25%到30%,紡織行業在國際産業佈局調整中實力增強。一到九月規模以上企業固定資産投資自籌資金佔行業固定資産投資資金來源的76%,同比提高七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去年的紡織行業運作中也反映出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專家指出,一些發達國家堅持貿易保護主義立場,是妨礙中國紡織業比較優勢發揮的主要因素。伴隨産業融入全球化進程加快,除貿易摩擦外,企業面臨的匯率、利率、稅率、原料和區域政治因素的風險加大。如何應對石油價格波動、國際性匯率變化、區域政治變化,已成為影響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來源:新華社

                                               編輯:weim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