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服務業〕解讀五中全會《建議》:怎樣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
 
 
  來源:      日期:2005-11-29 10:36

 

    新華網北京11月28日電 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減少經濟增長中的資源能源消耗、轉變增長方式的迫切需要,也是緩解就業壓力和擴大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帶動作用的有效途徑。《建議》提出,要制定和完善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提高服
務業的比重和水準。

      第一,以現代服務業為重點促進服務業全面發展。一是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首要任務是大力發展資訊、金融、保險以及會計、諮詢、法律服務、科技服務等商務服務行業,促進服務業行業結構優化。二是要積極發展文化、體育健身、旅遊、教育培訓、社區服務、物業管理等需求潛力大的産業。三是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資訊技術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推進連鎖經營、特許經營、物流配送、代理制、多式聯運、電子商務等組織形式和服務方式的發展。四是要發展競爭力強的大型服務企業集團,促進服務業的集團化、網路化、品牌化經營。

     第二,堅持市場化、産業化、社會化的方向。一是要推進服務業的市場化,進一步打破壟斷,放寬準入領域,規範準入條件。二是要推進服務業的産業化,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企業與事業分開、營利性機構與非營利性機構分開的原則,加快推進適宜産業化經營領域的産業化進程。三是要推進服務業的社會化。學校、醫院和企業、事業單位以及有條件的機關後勤服務設施都要面向社會開放。除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另有規定外,學校、醫院和企業、事業單位以及黨政機關營利性的後勤服務機構都應改制為獨立法人企業。鼓勵民間投資興辦面向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後勤服務。

      第三,大城市要把發展服務業放在優先位置,有條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産業結構。要按照城市功能定位,在改組改造傳統服務業的同時,著重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這是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關鍵。(完)

 來源:新華網

編輯:木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