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氣象〕“十一五”期間我國將重點建設六大氣象工程
 
 
  來源:      日期:2005-10-28 11:25

 

    新華網福州10月30日電(記者 姜克紅)“十一五”期間,我國將投資110億元,重點建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氣候變化應對(一期)、空中雲水資源化、新一代天氣雷達、氣象衛星和北京高性能電腦應用中心能力建設等六大氣象工程。這是記者從10月30日在福州召開的全國氣象部門“十一五”規劃工作會議上
得到的最新消息。

    據有關人士介紹,這六大重點建設項目中,前三個工程是新建項目,後三項工程是續建項目。

    有關人士認為,這六大重點建設項目完工後,我國的氣象工作將可以通過氣象監測、預報和服務能力的提升,提高國家抗禦風險和應急的能力,使氣象災害對GDP的影響率從現有的3%-6%減少到2%-5%,為促進經濟平穩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積極開發利用氣象資源,風能、太陽能開發利用在總能資源利用中的比重提高到3%-5%;空中雲水資源化取得重大突破,年均人工增雨480-600億立方米。

    與此同時,這些工程還將有利於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促進氣候系統、自然生態和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加大氣象為農村發展的支援力度,氣象為現代農村公共事業發展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與提高民眾生活品質緊密相關的氣象服務産品不斷豐富,社會公眾氣象資訊利用率顯著提高,氣象服務滿意率達90%以上。(完)

 (來源:新華網)

編輯:木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