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能源〕中國將構築“立足國內、煤為基礎”能源供應體系
 
 
  來源:      日期:2005-10-25 18:22

 

    新華網北京10月18日電 中共中央18日公佈的“十一五”規劃建議説,能源産業要堅持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煤為基礎、多元發展,構築穩定、經濟、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

    這份文件提出,要建設大型煤炭基地,調整改造中小煤礦,開發利用煤層氣,鼓勵煤電聯營。

    以大型高效機組為重點優化發展煤電,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積極發展核電,加強電網建設,擴大西電東送規模。

    實行油氣並舉,加強國內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擴大境外合作開發,增強石油戰略儲備能力,穩步發展石油替代産品。

    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

    文件説,“十一五”期間原材料工業要根據能源資源條件和環境容量,著力調整産品結構、企業組織結構和産業佈局,提高産品品質和技術含量。

    礦産開發,要加強重要礦産資源的地質勘查,增加資源地質儲量,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推進資源開發和利用技術的國際合作。要加強對重大基礎設施基礎産業建設的統籌規劃、科學論證和資訊引導,防止盲目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完)

 (來源:新華網)

編輯:木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