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西藏〕“十一五”期間百萬重點扶持人口有望脫貧致富
 
 
  來源:      日期:2006-12-13 14:43

 

     從西藏自治區扶貧開發辦公室獲悉,“十一五”期間,西藏200個鄉鎮、96.4萬重點扶持人口將走上脫貧致富之路,約50萬人將有望率先進入小康。

     據西藏自治區扶貧開發辦公室介紹,農牧業特色産業開發將成為扶貧工作的重點,一頭面向貧困地區,緊緊瞄準重點扶持人口脫貧致富;一頭面向優勢區域,圍繞優勢區域優先發展,全力推進特色産業發展。

     據有關部門統計,從2004年至2006年,西藏扶貧農發系統累計實施特色産業開發項目312個,總投資達3.4億元,其中國家投資1.7億元,這項事業培訓當地農牧民10萬人,調整就業超過7萬人。

     2005年,西藏自治區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為2078元,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西藏把市場優勢産業如絨山羊開發作為重點,把發展潛力型産業如優質青稞、乾果、牦牛、藏係綿羊、藏藥材開發作為主攻方面,把區內市場主導型産業如奶牛、無公害蔬菜開發作為突破口,把發展資源保護型産業如藏雞、藏豬開發作為切入點。

     西藏林芝地區波密縣易貢鄉作為整鄉推進扶貧試點,在産業帶動扶貧中,大力發展特色果品業,全鄉種植經濟林60畝,每畝年收入達1500元,戶均增收2000元,全鄉31戶特困戶整體脫貧。

     隨著今年7月1日青藏鐵路的正式通車運營,西藏自治區開始立足優勢,面向區內外市場,大打特色品牌,努力延伸産業鏈。

     “十一五”期間,西藏將以集中連片的方式對産業發展進行佈局,全區農業重點發展地區改良黃牛20萬頭,實現産值20億元;建成糧油果蔬生産基地60萬畝,建成規模達100萬頭(只)的牛羊、藏豬藏雞養殖基地。

     到2010年,西藏每人平均生産總值將有望達到15100元,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3820元。

來源:新華社

編輯:weim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