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廣西漸成臺商投資大陸首選地
 
 
  來源:      日期:2006-06-22 10:11

 

  中新社南寧六月二十一日電 (記者 夏曉弘)海峽兩岸産業論壇暨第二屆桂臺經貿合作交流會將於今年六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在廣西首府南寧市舉行,此間業內人士樂觀估計,今年桂臺經貿會將有五百多位來自臺灣政經界人士參加,且廣西對臺招商的成果將更勝去年,項目簽約金額有望突破十億美元。為此有關專家指出,目前桂臺經貿所呈現出的熱騰之勢,加上廣西本身所具備的政策、區位、地緣、人脈的優勢,使得廣西漸成眾多臺商投資大陸的首選省區。

  桂林臺商協會創會會長杜永盛在近日舉行的桂臺經貿網開通儀式上表示,自去年十一月首屆桂臺經貿交流合作會成功舉辦以來,桂臺經貿交流與合作步入全新階段,首屆會議結果,項目簽約金額達到八點八九億美元,使得地處邊疆的廣西更加備受臺灣政經兩界人士的關注。

  臺商關注的熱點首先在玉林市。桂臺農業合作成為亮點:今年四月份,在兩岸經貿論壇上,被國務院臺辦正式增列為“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廣西臺辦主任劉侃説:“這個佔地約八千畝的試驗區,其啟動將為擴大臺商投資廣西農業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它的正式啟動建設,意味著桂臺農業經濟合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以廣西為代表的西部地區將成為臺資關注的新熱點。”

  其次在桂林市。廣西政府與臺灣“立法院”“歡喜高爾夫球隊”於今年一月在廣西成功舉辦高球聯誼賽,促成了兩岸客運包機常態性直航的話題,讓桂林有望被列為首批城市。同時也在黨對黨的城市交流方面作了努力,使桂林市委成為廣西第一個、中國第十個被國臺辦批准與臺灣花蓮縣國民黨交流的城市。據了解,目前,桂林市政府正著力於爭取對臺直航、落地簽證及獲准赴臺、接臺的旅遊業務等申批手續,務必使桂林真正成為兩岸人民首選的旅遊名城。

  還有首府南寧市。成功引進的臺灣旭家集團科技園區及坐落于江南的投資二十四億元人民幣的農業科技物流中心兩大項目之後,再有大手筆出手在南寧市中心規劃了一千畝的舊城改造作為“臺灣風情街”項目,消息一齣,臺商聞風而至,酒店、超市、食街、房地産等各行各業都來接洽投資。

  另外,臺灣著名臺泥企業已投資四億多美元,進貴港興建年産九百萬噸的水泥項目;臺灣著名企業潤泰集團綜合超市也已分別在北海開業,並在桂林、南寧等地定點,以期在二00八年之前于廣西設八個點,投資金額達一點五億美元。

  廣西區臺辦主任劉侃指出,廣西作為承接大陸東部與西部産業轉移的中間地帶和中國走向東南亞市場的大通道、橋頭堡,蘊藏著巨大商機和發展潛力,引起了廣大臺商日益關注,第二屆桂臺經貿合作交流會臺商參會格局出現了由去年首屆桂臺經貿合作交流會應邀參加到主動請求參加的轉變,會議將重點圍繞桂臺在農業、旅遊、商貿物流、電子四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自一九八四年廣西第一家臺資企業落地桂林以來,二十多年來廣西與臺灣的經濟合作迅速發展。至今廣西共有臺資企業一千一百二十六家,包括南寧、桂林等地在內的廣西主要城市和一半以上的縣都設有臺資企業,涉及旅遊、房地産、服務行業、農業開發等多個領域且效益良好,臺資已成為僅次於港資的廣西利用境外資金第二大來源。

來源:中新網

編輯:妮妮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