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石獅有望成為臺資漁業投資區
 
 
  來源:      日期:2006-06-19 11:32

 

  祥芝漁港與臺灣漁業對接條件成熟

  本報訊(記者詹偉志)石獅正在成為臺灣漁商賺錢的黃金寶地。記者昨日獲悉良好的漁業資源條件,使石獅吸引了眾多臺商的目光,“臺資漁業投資區”的新概念,正從臺商的口頭傳誦,逐漸擺上了政府的案頭。

  “我們公司利用臺灣的銷售渠道,産品銷往日本、美國和東南亞地區,這幾年的發展很順利。”昨日,臺資企業石獅正源水産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天培高興地告訴記者。據了解,像正源公司這樣伴隨臺灣水産養殖業、加工業向島外轉移而到石獅發展的公司,在我市正不斷增多。而石獅市也採取有力措施,改善服務環境,引導臺資投向漁業,促進石獅與臺灣的漁業合作。

  臺灣漁業技術可資利用

  記者走訪了祥芝漁港的一些經營者,他們均看好本地與臺灣的漁業合作前景,認為臺灣漁業生産的技術和經驗優勢可資利用。

  據了解,發達的漁業是臺灣最具優勢的産業之一。臺灣有1600多艘漁船從事遠洋漁業,在海外設立67個遠洋漁業基地,近年來漁業年産量超過130萬噸,年總産值超過30億美元。此外,臺灣具有先進的魚類和淺海、灘塗養殖技術,目前已擁有70種食用魚及120多種觀賞魚的人工繁殖技術,並達到商業性大量生産階段。臺灣水産品加工的無菌包裝技術、擠壓技術、輻射處理技術、真空技術、逆滲透技術、生物技術的實際應用等也都達到世界先進技術。引進臺商投資本地漁業,可以學習臺灣先進的生産技術和管理經驗,也可以通過臺商的行銷渠道順利打開海外市場。

  祥芝漁港引起臺商興趣

  市臺商投資協會的幾位副會長,對石獅的漁業環境表示出濃厚興趣,認為石獅漁業特別是祥芝國家中心漁港極具投資價值。

  石獅是全國“漁業百強縣(市)”和福建省“漁業十強縣(市)”之一,水産品加工産值居全省第二位,主要海産品有200多種,淺海灘塗可利用面積3847公頃,擁有祥芝國家中心漁港和梅林、東埔等優良漁港。在臺商看好的祥芝鎮,這裡擁有佔地110畝、投資超億元的石獅市水産品批發市場,以及700多艘各類漁船,年漁業産值6.2億元。祥芝海洋科技園區內水産加工業、食品業、漁需用品貿易、造船業、運輸業及服務業等海洋産業鏈日臻完善,漁業産業集群鏈已形成。由四級投資6760萬元興建的祥芝國家中心漁港,與臺灣漁業對接的條件已趨成熟。為了滿足臺商對漁業的投資需求,提供配套服務,目前石獅市正加快規劃建設祥芝、梅林和東店等19個漁港工程,進一步搞好重點漁區的漁港建設和設施配套,為臺灣漁船提供避風、卸魚、交易、停泊、補給等場所;繼續規劃完善祥芝水産品批發市場,該市場佔地110畝、投資1億左右,將發展成為是集水産品交易、包儲、冷凍庫、餐飲業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水産品交易市場,以後將發展成為石獅臺灣水産品交易市場。為了鼓勵遠洋捕撈新漁場開發,組建遠洋船隊,石獅市每年安排20萬元用於鼓勵試驗性、示範性漁船技術改造,並對新增遠洋漁輪每艘扶持2萬元,還安排搶險救災救助基金20萬元,對船隻水毀進行補助及獎勵救災互助行為。

  石獅吸引臺資投資本地漁業,主要涉及外海遠洋捕撈、投資養殖業企業和水産品加工企業。

  臺灣漁業有著豐富的遠洋捕撈技術,石獅將加大遠洋捕撈投資力度,組建一定規模的遠洋捕撈隊伍,積極探索石獅臺灣合作開發利用遠洋海域資源的模式,發展外海遠洋捕撈技術,共同參與國際漁業資源的開發與競爭。

  這幾年,高投入、高技術含量的海水養殖業發展迅速,顯示出廣闊的發展前景。據了解,海水養殖業的回報率將是IT産業利潤的6倍。石獅市淺海灘塗養殖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而臺灣魚類人工繁殖技術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準。石獅將引進臺灣已開發成功的優良養殖品種,建立石湖紅膏蟲尋、牙鲆魚、石斑魚等珍品養殖示範基地;發展抗風浪的深水網箱和沉箱養殖技術、貝類筏養等技術,並建立深水網箱養殖示範基地。

  此外,石獅可以引導臺商在石獅漁業産區創辦水産品加工企業,建立現代化水産品加工生産體系,開發系列化、標準化、綠色化、方便化、營養化的産品,提升産品在國際市場競爭力。

  
來源:泉州晚報

編輯:妮妮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