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青島開發區創良好環境引臺資
 
 
  來源:      日期:2006-06-15 14:28

 

  本報訊 近來,繼青島市最大的臺資項目———總投資達到9800萬美元的新型機電元件項目落戶之後,另一家投資5000萬美元的精密矽鋼片項目也隨後跟進。開發區臺資項目出現了一種規模和密度加大的趨勢。

  如此變化,得益於開發區良好的投資環境,更得益於開發區對臺商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服務。

  臺玻集團是最早進駐青島開發區的臺資企業之一,2004年因增資擴産出現供水不足,開發區臺辦積極協調區城管局、區自來水公司等部門,將黃張路現供水設施通過敷設管線延伸至臺玻集團,解決了企業的用水難題,確保了企業的正常生産。針對臺玻集團所屬地段路況複雜、車流較多的問題,開發區臺辦與區交通局等部門密切合作,在路口安裝了信號燈,重新整修了道路,為職工上下班提供了安全保障。全市投資最大的新型機電元件項目涉及當地百姓的靈堂遷移工作,區臺辦多次現場辦公,積極做好農民思想工作,保證了31戶靈堂順利遷移,使投資項目得以按時開工。臺辦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及時解決臺資項目在引進過程中遇到的工商註冊、土地、規劃等方面的困難,贏得了投資臺商的廣泛好評,大大提高了臺資企業項目的簽約率、開工率和資金到位率。

  良好的服務讓臺商對青島開發區增強了認同感和歸屬感,基於企業良好的發展狀況和對開發區未來發展的信心,已落戶臺資企業紛紛增資,臺玻集團計劃再投資5000萬美元新增玻璃生産線,擴大企業生産規模。合易基業增資300萬美元的計劃也正在積極地運作中。許多臺商企業甚至做起了“紅娘”,積極介紹臺資企業入駐開發區尋求更大發展。入駐臺資企業良好發展的影響以及入區臺商的積極撮合,誠銘金屬材料等臺資企業也紛紛跟進落戶開發區。

  目前,青島開發區共實現合同臺資近1.7億美元,實際到位臺資8000多萬美元,居全市第一位,成為全市對臺招商引資的排頭兵。(王芳 吳繼東)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妮妮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