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海角南水磨出臺商化工專區
 
 
  來源:      日期:2006-05-31 11:17

 

  ■短短六七年間,從有名的窮鎮變成珠海西部每人平均收入最高的鎮

  ■其臨港工業區在科威特30萬噸煉油項目的競爭中被打了最高分

  文/本報記者林丹圖/朱記

  科威特30萬噸煉油項目的競爭在廣東10個城市間達到了白熱化,科威特方面組織的專家組三輪打分結果:位於珠海南水的臨港工業區贏得了最高分。

  以産青蟹聞名的南水鎮是如何躍上全球化工版圖的呢?

  冒大不韙

  花園城市建石化産業群

  當1997年楊潤貴接受組織決定到南水鎮當書記兼鎮長時,他的朋友和直接領導都勸他別去。當時南水鎮是珠海最窮的鎮之一,財政收入才100多萬元,欠債卻有1億多,幾乎發不出工資。而且,南水被認為是愛鬧事的“麻煩鎮”。“你一個外地人,又不會講廣東話,書生一個,能搞得掂?”

  可楊潤貴還是決心試一試:“我會游水就上岸,不會遊就淹死。”

  南水鎮實在是珠海西南方的“海角”,與主城區相距50公里,前面就是茫茫大海。這裡曾是貿易通商口岸,但這一地位在16世紀中葉被澳門取代。直到楊潤貴上任時,農漁業仍是南水鎮的主要收入,南水青蟹的名頭一直響噹噹。

  一年後,南水鎮委、鎮政府意識到:走珠三角村鎮發展的常規路,南水先天不足。遠離市場,又不是原料産地,位置偏遠,完全沒有工業配套,全鎮只有一個玩具廠。楊潤貴説:“我們連參加招商會的資格都沒有。”站在門口給人家遞名片,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招來了兩個項目。鎮委、鎮政府開始尋找南水的比較優勢。

  當時的南水鎮有84平方公里(經填海造地,現為100平方公里),18個海島。最大的優勢是港口,南水有著天然的水深優勢和岸線優勢,這裡可以建100個萬噸級碼頭,25萬噸的巨輪可直接泊岸。1988年,珠海確定了“一港帶全局”的大西區發展戰略,開始了珠海港高欄深水碼頭的建設。為了集中人力、物力、財力,1993年,珠海市把擁有高欄港的南水鎮劃歸珠海港管理區。

  楊潤貴尋思:“珠海臨港石化倉儲已經成形,全球的臨港工業都是以石化為主,而發展石化産業所需要的深水港、土地、淡水正是南水所長。”南水鎮委、鎮政府決定“冒天下之大不韙”,在珠海這個花園城市建設石化産業集群。

  鎖定長興

  硬是磨出臺商化工專區

  1998年,第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太博覽會給了南水一個機會。

  臺灣長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國倫是個航空迷,跑到珠海來看航展。長興化工是臺灣綜合實力70強企業之一,其樹脂産量為亞洲同行第一。得到這個資訊,楊潤貴硬是把高國倫請到了南水,此時,長興並沒有在廣東投資的計劃。不過,這次“綁架”還是給高國倫留下了深刻印象:沒想到珠海有這麼漂亮的港口;不知道珠海這樣極其重視環保的城市也鼓勵化工。

  南水鎮抓住長興化工不放,時刻保持著聯繫。1999年6月,長興化工決定在華南擴大規模時,把珠海列入了五個備選城市之一。儘管南水鎮政府的服務理念、敬業精神、優惠政策以及對未來發展的預期得到長興化工董事會的高度評價,但是,南水的弱勢像它的優勢一樣明顯:遠離市場,沒有産業配套。這將加大長興化工的運輸成本。“你把你的上下游配套企業的名單給我,我們一家家聯繫,引進來。”楊潤貴對“長興”説。長興化工開出了50多家企業名單,南水鎮果然兌現承諾。半年後,長興化工在南水首期投資2500萬美元,年産20萬噸合成樹脂項目簽約,同時與南水鎮簽約的還有三家長興的下游企業。第二年,又有20家長興配套企業落戶南水……今天,南水臺商化工專區內聚集著70多家化工企業,長興的産品不出珠海就已全部被消化。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綠色化工

  引來全球百多知名企業

  化工産業一定是污染産業嗎?新加坡的裕廊給了南水鎮一個嶄新的概念———綠色化工。618平方公里的新加坡緊貼著一個石化基地,但從來沒有人擔心石油化工會破壞“綠色新加坡”。

  科學的規劃可以讓南水化工區一開始就立於一個高起點上。

  2000年4月,南水鎮政府邀請化工部規劃院、中國環球化學工程公司、四川成都化工設計院、上海醫藥設計院參加南水化工專區規劃概念招投標會,化工部規劃院和中國環球化學工程公司共同中標,取得了規劃編制權。

  《規劃》給南水化工專區指了一條路:以發展石化下游産業為主,圍繞PTA和合成樹脂兩大龍頭,重點發展精細化工、工程塑膠、改性加工專用樹脂和PTA系列,逐漸向石化上游産業延伸。

  第二年,南水鎮帶著規劃到臺灣、新加坡向全世界著名的化工企業推介招商。中國國際諮詢公司專家委員、石化規劃專家張鑌説:“這叫‘貨賣行家’,要想成功建設一個大型石化産業基地,離開世界大型石化跨國企業的參與是不可能的。”

  南水化工專區規劃的編制、論證及一次次的招商推介,逐步引起了業界的關注。世界500強企業、瑞士ABB集團資深專家史蒂芬摩爾在由美、英化學協會聯合主辦的《化學週刊》上特別提到了珠海的化工區。

  紅紅火火的南水化工專區吸引了一撥又一撥的投資者:臺灣聯成石化、臺灣地球工業、臺灣聚合化學品、新加坡科迪、日本出光等接踵而至,珠海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南水臺商化工專區的基礎上,把靠近高欄港的28平方公里填海用地規劃為珠海臨港石化産業基地。英國、美國、德國、荷蘭、日本、臺灣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多家知名企業旋即落戶於此。

  珠海這個自下而上“拱”出來的化工區得到了國內外專家和省政府的認可,成為廣東重化産業帶的一部分。

  農民們把徵地補償款集中起來,投入到工業區的廠房建設,成為集體收入的穩定來源。短短六七年,魚蝦蟹從主角退居“龍套”,南水工業化水準達到92%,從有名的窮鎮變成珠海西部每人平均收入最高的鎮,每人平均GDP更高達30多萬元。去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産值160億(含臨港工業區)。整個南水和臨港工業區的石化産業集群已然成勢。

  雖然,出於整體戰略考慮,科威特煉油項目未必會與南水“拉埋天窗”,但是專家組三輪的高評分,令科威特的合作夥伴道化學、殼牌印象深刻,這將使珠海南水、臨港石化基地在全球石化版圖上愈發耀眼。

  ■小資料

  新加坡裕廊化工區離市區不到5公里,由七座島填海造地後連成一體,約有2650公頃,靠一道橋與市區相接。島上有埃索、美孚、新加坡煉油集團等三個煉油廠、四個裂解廠,有杜邦、新加坡石化等60多家跨國石化公司,年煉油5000萬噸,年産乙烯約300萬噸。(侯穎/編制)

  
來源:金羊網-羊城晚報

編輯:妮妮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