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兩會解讀: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建成四大油氣管道
 
 
  來源:      日期:2006-03-06 14:07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張曉松、劉錚)“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加快油氣幹線管網和配套設施的規劃建設,逐步完善全國油氣管線網路,建成西油東送、北油南運成品油管道,同時適時建設第二條西氣東輸管道及陸路進口油氣管道。

  這是5日提交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和批准的“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到的。

  記者了解到,我國成品油生産佈局不盡合理,部分生産和流通企業成品油儲備量偏低。為此,國家將加快成品油西油東送、北油南運管道建設。西油東送大動脈由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幹線與中哈管道共同組成。其中,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西起烏魯木齊市,途經新疆、甘肅兩省區,終點到達蘭州市。西部管道建成後,將以現代化的管道運輸替代原有的鐵路運輸,將新疆境內的原油、成品油輸送出疆;並將新疆境內、甘肅境內和東部地區、西南地區的成品油輸送管道連接起來,從而形成西油東送、北油南調管網。

  目前,我國正增加投入,加快塔裏木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步伐,努力爭取再拿到一批油氣儲量和産量,立足國內提高油氣供應能力,與進口鄰國天然氣相結合,在條件成熟時儘快部署第二條西氣東輸大動脈。此外,由於我國石油進口量越來越大,因此必須加快石油資源保證能力的建設,其中就包括建設陸路進口油氣管道。

來源:新華社

                                     編輯:weim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