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解讀五中全會《建議》:怎樣加強和完善職業教育?
 
 
  來源:      日期:2006-01-16 12:32

 

  新華網北京1月12日電 《建議》指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擴大職業教育招生規模。“十一五”期間,職業教育要按照《建議》的要求,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深化各項改革,優化職業教育結構和佈局,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辦學水準和品質。

  加強領導,推進改革與創新,增強職業教育發展活力。加強各級政府對發展職業教育的領導,形成各級教育部門主管、相關部門協作配合、行業企業參與的職業教育管理機制。努力打破部門和學校類別界限,推動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和重組。優化配置現有職業教育資源,推動職業院校走規模化、集團化、連鎖化辦學的路子。支援民辦職業教育。

     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提高職業院校的辦學水準和品質。建立和完善遍佈城鄉、靈活開放的職業教育和培訓網路。實施高水準示範性職業院校、實訓基地和職教中心建設計劃。繼續執行中等職業學校不升格為高等職業院校或併入高等學校,專科層次的職業院校不升格為本科院校的政策。

     以服務為宗旨,加快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組織實施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工程。開展進城農民工培訓。強化農村“三教”統籌,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

     以就業為導向,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堅持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推進職業教育辦學指導思想的轉變,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大力發展面向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專業。加強職業指導、創業教育和就業服務。推進東西部之間、城鄉之間職業院校的聯合招生、合作辦學,東部地區和城市對招收的西部和農村學生適當減免學費,並提供就業幫助。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高職業院校教師整體素質。實施職業教育師資素質提高計劃。建立職業教育教師繼續教育進修和企業實踐制度,建立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職業學校教職工編制標準和教師職務系列。

  依靠行業企業,調動行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的積極性。行業要做好人才預測和教育培訓規劃,開發制定本行業的職業資格標準,積極舉辦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與培訓,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和證書頒發工作,參與國家對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評估和相關管理工作。企業要繼續辦好已有的職業院校。建立企業接收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的制度。

  多渠道籌措辦學經費,增加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加大公共財政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認真落實企業從職工工資總額中提取教育培訓經費的政策。鼓勵支援民間投資職業教育。(完)

來源:新華網

                                        編輯:weim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