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十一五”期間 天津將大力發展新能源産業
 
 
  來源:      日期:2007-01-16 16:00

 

     據悉,“十一五”期間,天津市將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和環保産業,建立北方最大的可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區,力爭在可再生資源利用方面取得實效。

     “十一五”期間,天津市將規劃30平方公里,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及環保産業。其中包括新技術産業園區及華苑二期,發展綠色電池及燃料電池;津南環保産業園,發展污水處理等環保設備等。到“十一五”期末,新能源、新材料及環保産業工業總産值預計將達到210億元,年均增長33%,佔全市總量的1.5%。

     “十一五”期間,天津市計劃累計投資104億元,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及環保産業。重點是鋰電子電池擴能改造、電池配套零配件産業化以及國家級鋰電池研發中心電源檢測中心建設、燃料電池産業化;多晶硅太陽能電池、30MW柔性非晶硅太陽能電池、特種功能電池用正負極材料産業化升級等。“十一五”期末,天津市的鋰離子電池産量將達到5億隻、鎳氫電池達到5億隻、電池正負極材料1萬噸、專用高檔隔膜材料1800萬平方米、電解質200噸、建材化太陽能熱水板30萬平方米、風力發電設備800MW。

     “十一五”期間,天津市將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實施資源整合,形成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綠色電池産業研發、生産、經營體系,加快産業化進程,培育若干個具有一定規模的重點企業,形成以重點企業為龍頭的産業群,力爭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居國內同行業前列,建成國家“綠色”電池産業基地;重點開發生産污水處理以及迴圈使用和再生利用、大氣污染治理技術和技術設備的生産,鞏固天津市作為國家環保産業基地的優勢地位。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weim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