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十一五”期間,天津市將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和環保產業,建立北方最大的可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區,力爭在可再生資源利用方面取得實效。
“十一五”期間,天津市將規劃30平方公里,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及環保產業。其中包括新技術產業園區及華苑二期,發展綠色電池及燃料電池;津南環保產業園,發展污水處理等環保設備等。到“十一五”期末,新能源、新材料及環保產業工業總產值預計將達到210億元,年均增長33%,佔全市總量的1.5%。
“十一五”期間,天津市計劃累計投資104億元,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及環保產業。重點是鋰電子電池擴能改造、電池配套零配件產業化以及國家級鋰電池研發中心電源檢測中心建設、燃料電池產業化;多晶硅太陽能電池、30MW柔性非晶硅太陽能電池、特種功能電池用正負極材料產業化升級等。“十一五”期末,天津市的鋰離子電池產量將達到5億只、鎳氫電池達到5億只、電池正負極材料1萬噸、專用高檔隔膜材料1800萬平方米、電解質200噸、建材化太陽能熱水板30萬平方米、風力發電設備800MW。
“十一五”期間,天津市將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實施資源整合,形成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綠色電池產業研發、生產、經營體係,加快產業化進程,培育若幹個具有一定規模的重點企業,形成以重點企業為龍頭的產業群,力爭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居國內同行業前列,建成國家“綠色”電池產業基地;重點開發生產污水處理以及循環使用和再生利用、大氣污染治理技術和技術設備的生產,鞏固天津市作為國家環保產業基地的優勢地位。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we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