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海南“十一五”開局良好 經濟增速創十一年新高
 
 
  來源:      日期:2006-12-28 10:49

 

     二00七年,海南全省生産總值將達一千零五十二億元,地方財政收入突破一百億元。海南經濟提前一年實現“千百億”跨越,增長速度創一九九五年以來新高。

     海南“十一五”漂亮開局,新型工業功不可沒。

     據海南省統計局預計,今年海南工業增加值兩百一十七億,同比增長百分之二十四,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百分之三十四。工業成為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三年前,海南提出新型工業興省。兩年前,海南實施“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發展戰略,推進“十項工程”建設。總投資一千五百五十億元的三十多個項目,促推了煉油、化學、紙漿、汽車、醫藥、水泥等支柱工業産業,成為海南經濟新的增長亮點。

     熱帶濱海旅遊業是推動海南經濟增長的另一源動力。

     今年,海南旅遊業邊破邊立,在打擊旅遊“四黑”、整肅旅遊市場的同時,引進海內外旅遊大企業、大航線和大團隊。轉型升級見成效,預計海南全年接待境內外遊客一千六百萬人次,其中境外遊客首超五十萬人次,同比增長四成,旅遊收入達一百四十億元。

     伴隨經濟總量創新高的是,海南經濟運作的品質明顯提高。

     産業結構優化,第二産業比重提高,經濟效益提高,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四十五億元,同比增長一成八;金融形勢向好,資産品質明顯改善,各大銀行今年爭先與海南簽署金融合作協議,改變了海南金融高風險區的形象;房地産業有序發展,為期八年的處置積壓房地産工作年底將結束;外經貿形勢趨好,預計全年實現進出口額二十九億美元,同比增長一成。

     海南投資環境改善。投資環境曾是制約海南經濟發展的一塊“短板”。經過近兩年的整治,政府執行文化深入人心,投資軟環境改善,吸引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海南。

     省興民為先。今年,海南各項社會事業也迎來新局面。

     海南去年率先全國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雜費,今年又比國家規定提前一年免除城鄉困難家庭子女課本費;完成全省中小學D級危房改造;提前全國兩年,基本實現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在全省農村實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決十五萬多農村貧困人口基本生活保障。

     海南“十一五”良好開局,為未來幾年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中共海南省委書記、省長衛留成日前在全省經濟會上表示,海南明年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將建設和開工,到二0一0年,海南工業增加值佔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五;實施旅遊促銷年計劃,整體行銷海南旅遊;與臺灣自然條件相近的海南將加強瓊臺農業合作,發展高效農業,擴大農産品出口;開通北京、上海至海南的西環跨海鐵路,投資一百八十億的東環鐵路開工建設……

     “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經濟結構和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是海南的下一個更高目標。

     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期待創造一個接一個的“新高”。(王辛莉)
 
來源:中新社

編輯:weim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