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明年超百項關稅將下調 停止徵收紡織品出口關稅
 
 
  來源:      日期:2005-12-14 13:20

 

  本報訊 (記者 陳光) 昨日,記者從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獲悉,經國務院批準,從2006年1月1日起,中國將根據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關稅減讓承諾,進一步降低100多個稅目的進口關稅,涉及植物油、化工原料、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等產品。

  關稅稅則委員會表示,由于此前中國已經履行了絕大部分降稅義務,因此,2006年稅率下降的幅度和稅目數均明顯減少,對關稅總水平影響不大。2006年的關稅總水平仍為9.9%.其中,農產品平均稅率為15.2%,工業品平均稅率為9.0%.關稅稅則委員會表示,2006年中國將繼續對小麥、玉米等7種農產品和磷酸二銨等3種化肥實行關稅配額管理,取消豆油、棕櫚油、菜籽油3種農產品的關稅配額,對關稅配額外進口一定數量的棉花繼續實行滑準稅;對凍雞、啤酒、膠卷、攝像機等55種商品繼續實行從量稅、復合稅,並根據進口平均價格的變化適當調整了部分從量稅稅率;對200多項進口商品實行暫定稅率。

  根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協議,中國將在2006年,對原產于東盟十國的商品實行比最惠國稅率更加優惠的協定稅率,其中所有“早期收獲”商品的稅率都將降為零。根據《亞太貿易協定》、中國-巴基斯坦自由貿易區“早期收獲”安排和內地與香港澳門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中國將對原產于上述國家和地區的部分商品實行協定稅率。中國還將對原產于柬埔寨、緬甸、老撾、孟加拉國、蘇丹等30多個最不發達國家的部分商品實行特惠稅率。此外,2006年內地將繼續對原產于臺灣地區的菠蘿、番荔枝、木瓜等15種新鮮水果實行進口零關稅。

  在出口關稅方面,從2006年1月1日起,中國將停止徵收紡織品的出口關稅,並對60多項出口商品實行暫定稅率。2006年,將對部分稅目進行調整,調整後稅目總數將由2005年的7550個增加到7605個。

來源:《新京報》 

                                     編輯:weim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