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兩岸經貿交流開新局
字號:
福廈泉帶頭 福建九設區市暢想海西藍圖

  時間:2006-11-27 15:47    來源:     
 
 

  核心提示

  延伸兩翼、對接兩洲———這是未來海西的發展態勢。

  屆時,在福廈泉三大中心城市的帶動下,壯大閩東北、閩西南兩翼,同時推動與長三角、珠三角的合作,帶動閩西北一片,實現東南經濟板塊資源整合、優勢互補、聯動發展,提升東南沿海整體經濟實力。

  在近期分別召開的我省九設區市黨代會上,一篇篇嶄新的發展規劃傳遞出一個個振奮人心的訊息:福州臨江向海城市構想又有新舉措、莆田LNG項目推動港城大崛起、泉州大手筆規劃二環路……

  一個構想的展示,就是增添一份對未來海西的信心。九設區市未來藍圖的勾勒,讓我們對海西之路更加自信。

        三大中心城市

         福州:開發南臺 發展新城

  “今後5年福州將按照‘疏解老城、開發南臺、拉開框架、發展新城’的思路,推動中心城市沿江向海發展,構築臨江面海的濱江濱海城市發展新格局。”上月18日,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袁榮祥在該市第九次黨代會上所作的報告,為福州的發展定下了主基調。

  未來的福州,將滾動推進馬尾長安、瑯岐,閩侯上街大學新區(包括南嶼、南通)、甘蔗荊溪、峽南,長樂吳航、濱海等組團開發建設。加快區劃調整步伐,擴大城區發展空間。加快實施閩江口“一城兩翼雙軸線”城鎮群空間佈局發展戰略,構築臨江向海、山水相間的組團式城市發展新格局。

  此外,福州還將全力推動溫福、福廈、向莆鐵路福州段及疏港鐵路建設;擬投資160億元建設6條高速公路主骨架,到2010年除平潭縣外,其他縣市全部通達高速路;加快建設環城高速網,並設14個互通立交與市區相連接。5年後,在福州市區無論從哪個方向,哪條幹、次道驅車,不出20分鐘就可進入高速公路。

          廈門:世界500強的“樂園”

  “今後5年,廈門將努力構建海峽西岸強大的先進製造業基地、航運物流中心、旅遊商貿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和對臺交流合作前沿平臺,基本建成現代化港口風景旅遊城市和海峽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何立峰在10月23日舉行的廈門市第十次黨代會上如是説。到2010年,廈門將力爭全市生産總值、工業總産值、財政總收入和每人平均生産總值均比2005年翻一番。

  憑藉良好的投資環境和明晰的定位,已漸成世界500強的“樂園”的廈門,要實現上述目標並不困難。據悉,截至今年9月,在廈門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已達到47家。

       泉州:二環路串起“大泉州”

  “未來5年,泉州將全面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化工貿港口城市,加快發展泉州灣沿岸的核心地帶,實施港城聯動發展戰略。”10月24日,泉州市委書記鄭道溪在泉州市第十次黨代會上説。

  據介紹,泉州正在謀劃“月牙形”環城交通網,大力推進“環泉州灣城市群”建設,加快泉州市行政中心遷建和晉江、洛陽江兩岸城市建設步伐。大手筆規劃的泉州二環路,全線將設11個互通立交,經過晉江市、鯉城區、南安市、豐澤區、洛江區、惠安市、石獅市7個縣(市)區,將泉州市經濟最活躍的區域通過高速公路串起來,並與福廈高速公路溝通成網。

  另外,正在建設的晉江大橋將於明年底建成通車,它將和沿海大通道、省道連接,成為泉州中心市區通往晉江市、石獅市的最主要橋梁,將使整個泉州形成“環泉州灣城市群”的發展雛形。

        六大次中心城市

         莆田:港城崛起LNG是契機

  10月25日,莆田市委書記袁錦貴在市第五次黨代會報告中指出,今後五年莆田要實現“經濟翻番、港城崛起”的奮鬥目標,2010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突破800億元、力爭1000億元,力爭經過5年的努力,使經濟總量穩居全省第五位。

  如何推動港城崛起?正在建設的莆田LNG液化天然氣項目是其契機。

  LNG項目是我省“天字號”工程,一期、二期總投資約540億。該項目去年4月開工,預計一期工程2007年底建成試投産。管道總長為369公里,主幹線起自莆田秀嶼港,連接福州、莆田、泉州、廈門、漳州5個城市。一期工程建成後,將為沿海城鄉400萬居民提供高效優質的生活用氣。

  目前莆田媽祖城、濱海大道、城港大道、荔港大道等重大基礎設施的開工建設,拉開濱海新城建設的序幕。今後5年將加快建設仙港、荔港、城港、涵港、沁嶠等5條通港大道,加快建設“三大城區”(中心城區、濱海新城區、仙遊城區),打造“一中心九組團”(新城中心及城廂、涵江、荔城新區、笏石、東莊、忠門、湄洲島、鯉城及楓亭9個組團)的大城市格局。

         漳州:吸引臺商  花博會為媒

  10月20日,漳州市委書記劉可清在市九次黨代會指出,漳州將以海峽兩岸花博會為平臺,聯絡老朋友,結交新朋友,爭取更多臺商到漳州投資興業;集中力量辦好臺灣農民創業園,形成以農破題、全面拓展的兩岸經貿合作新格局。

  在花博會的助推下,漳州市打造出“東南花都”的燙金名片。去年,漳州花卉自産自銷年總産值增至15億元,佔全省花卉總産值的七成、全國的十五分之一以上;花卉出口約佔全國的10%。截至目前,漳州市累計批辦臺資農業項目890個,合同利用臺資13.39億美元,漳州成為臺商投資農業的密集區,是全國農業利用臺資最多的設區市。

        龍岩:5年後  1小時到廈門

  這些天,龍岩新羅區商人老黃特別開心。十餘年來無數次經常往返龍廈兩地的他,得知龍廈鐵路年內將開工建設,並將在2010年建成通車。屆時,從龍岩乘火車至廈門只要1個小時。

  老黃説,以前到廈門,坐火車要8個多小時;坐汽車走319國道,也要花五六個小時,而且經常遭遇堵車。兩年前,漳龍高速通車後,到廈門雖僅3個多小時,但票價不便宜。龍廈鐵路開通後,坐火車到廈門就像坐公交一樣,因為只需1個小時。

  直達北京的海西號快速旅客列車開通,冠豸山機場投用,龍長高速通車……隨著交通的便利,這幾年來,閩西一下子“活”了起來。江西、湖南等內陸省份和閩南不少企業紛紛來此投資興業。

  “今後5年,要把龍岩建成生態型經濟樞紐,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增長極。”10月23日,龍岩市委書記劉賜貴在該市第三次黨代會上充滿信心。

          三明:市區要南拓北擴西進

  沙縣到三明雖然只有20多分鐘的車程,但由於兩地開通的汽車數量有限,沙縣的何先生經常趕不上合適的發車時間。“如果沙縣到三明有公交,那該多方便啊。”何先生滿心期待。

  他的心願很快就會變成現實。根據10月26日三明市委書記葉繼革在該市第七次黨代會的報告,今後5年,三明將推進市區“南拓北擴西進”,完成沙縣撤縣設區。三明將重點以金沙園的開發建設為突破口,以沿沙溪河兩岸為重點,開通市區到沙縣公交線路和路燈工程,建設沙溪濱河旅遊景觀大道,構建梅列至沙縣旅遊休閒走廊,逐步把三明市區與金沙園、沙縣縣城連接起來。

          南平:做足高速路的文章

  “今後5年,把南平建設成為海峽西岸經濟腹地、南接北聯戰略通道、中國南方生態綠谷。”南平市委書記徐謙在10月27日舉行的南平市第三次黨代會上如是説。

  要達到上述目的,南平市的決策者們將在高速公路上做足發展經濟的文章。除已通車的福銀高速外,今後5年,南平將加快浦南高速公路建設,抓實寧武、武邵、松建、邵光、浦龍、建古、邵南、繞城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爭取“十一五”期間每年開工建設一條高速公路,力爭用8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南平中心城市與縣(市)之間的2小時交通圈。

         寧德:發展臨海重化産業

  “今後5年寧德將突出發展臨海重化産業,充分發揮深水岸線和港口資源優勢,規劃發展城澳片區、漳灣片區、賽江兩岸、溪南半島和沙埕灣五大臨海工業板塊。”10月23日,寧德市委書記朱之文在寧德市第二次黨代會提出,寧德將推動大型鋼鐵、石化、電力、造船、煤化工等臨海産業發展實現更大突破,形成産業集群,通過臨海産業的大發展推動全市經濟規模迅速擴張。(記者 闕文龍 遊慶輝 見習記者 呂洲科)
 
 來源:海峽都市報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