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兩岸經貿交流開新局
字號:
中秋包機起飛

  時間:2006-09-30 15:07    來源:     
 
 

  臺灣長榮航空BR1712/1航班29日執飛臺北至上海的第一個往返航班,完成了兩岸中秋包機首航任務。這標誌著兩岸客運包機節日化成功邁出第一步。

  長榮航空公關室的劉瑩君介紹説,長榮的中秋包機首個航班由臺北赴上海搭載了308位乘客,回程搭載了316位乘客,客艙幾乎滿員。

  每年農曆8月15日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千百年來,重視家庭親情的中國人將中秋視為“團圓節”,民間有家人團聚、賞月、吃月餅的習俗。在首個中秋包機航班上,長榮公司特意為乘客提供了節日特色餐點,包括抹茶紅豆、鳳梨核棗月餅。

  在長榮航空順利首航之後,兩岸其他參與包機的航空公司也將陸續執飛中秋包機航班。今年中秋包機航班集中在9月29日、30日和10月1日、7日和8日;兩岸各6家航空公司共計將執飛24個往返航班,其中進出北京航點6個往返航班,上海12班,廣州2班,廈門4班。

  乘坐中秋包機首航航班的臺胞對於兩岸包機節日化啟動反響熱烈,認為這是兩岸在通航問題上又向前邁出可喜的一步,但他們也期望能儘快實現包機週末化、常態化以至真正意義的空中直航。

  搭乘長榮包機來滬與丈夫共度佳節的臺胞許瑞美説:“如果每週都有包機,我就能隨時隨地來上海與先生團聚了。”73歲的臺胞陳月嬌乘坐首個中秋包機航班來大陸旅遊。抵達上海後,老人神情興奮,她説:“如果兩岸包機航班能夠更多些,我就可以經常來大陸走走看看了。”

  兩岸客運包機始於2003年,當年臺灣航空公司完成了首次臺商春節包機。在其後的2005年、2006年,兩岸航空公司又先後執飛了兩次春節包機。幾年來,臺灣民眾與兩岸民航業者一再呼籲,儘快將春節包機擴大到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他三個重要傳統節日。但由於臺灣當局的阻撓,直至今年6月,兩岸民間航空行業組織才就包機節日化達成共識,作出了框架性安排。

  中秋包機的順利起飛,再度證明兩岸客運包機週末化、常態化在技術上已不存在任何問題,也使兩岸民航業者要求包機“更上一層樓”的呼聲高漲。長榮航空駐北京辦事處的梁文龍表示,有了前幾次兩岸春節包機的經驗,長榮對此次中秋包機的準備已經“常態化”,長榮更已準備好執飛兩岸常態化包機。

(來源:新華網 記者 潘清 陳鍵興)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