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兩岸經貿交流開新局
字號:
06春節包機走向“三贏” “三通”有更多期待

  時間:2005-11-23 13:08    來源:     
 
 

  11月18日,國務院臺辦公佈了2006年兩岸春節包機安排,此時距2006年春節尚有兩個多月時間。包機安排如此提早敲定,既方便廣大乘客安排出行計劃,又令民航業者歡欣鼓舞。此事對於乘客、民航業者,乃至兩岸未來的“三通”,正如一位臺灣民航業者的評價———

  ■一贏:乘客方便

  搭載對象包納臺生

  夏雯震是正在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臺灣學生。他告訴記者,包機安排剛一齣臺,身邊的許多學弟學妹就在忙著詢問搭包機的細節了。而安排出臺僅一天,他自己已經去詢問過票務事宜。“我去北京臺資企業協會問過他們關於包機訂票的事情。不過還沒有確切的消息。”夏雯震説。

  11月21日,北京臺資企業協會秘書長陳國原告訴記者,由於2006年包機安排剛剛出臺,協會還沒有得到任何進一步的資訊。2005年春節期間,北京市臺資企業協會曾成立義工小組,專門為臺商提供票務諮詢。事實上,此時就連民航業者也沒有拿出包機計劃的最後方案。

  夏雯震顯然有些心急。他告訴記者,臺生們往返兩岸嘗試過各種方法———金廈“小三通”、日本轉機、先坐火車到深圳,走陸路到香港,然後從香港飛臺灣,即便採取最快也最昂貴的飛經港澳返臺,前後也要搭4趟飛機,花掉5000多元人民幣。“我們當中大多數是研究生,到了這個年紀,誰也不願在經濟上多依靠家裏。為了省錢,就只能在路途上多費週折,辛苦有誰知道。”夏雯震説。

  與前一年春節包機安排相比,2006年包機安排除了增設廈門航點外,更將搭載對象擴大到所有臺灣同胞。於是,以往被臺灣方面拒載于包機之外的大陸臺生也獲得了搭包機的資格。

  “如果搭包機,我真的可以在路上省去許多時間和麻煩,機票也能便宜1000多元人民幣。”夏雯震説:“在大陸唸書的臺灣學生對搭包機還是蠻期待的,所以我一定要去早早訂票!”

  此外,包機擴大搭載對象,除了直接惠及臺生,也方便臺灣遊客春節期間來大陸旅遊。據報道,包機安排的消息一發佈,在臺北國際旅遊展上,不少島內經營赴大陸旅遊的旅行社代表立即表示將抓住這一商機,加緊攬客組團赴大陸旅遊。據島內媒體報道,目前已有許多民眾詢問春節期間赴大陸旅遊團的情況,島內旅遊業者估計,春節包機將帶動臺灣人過年期間到大陸旅遊的風潮。

  ■二贏:業者從容

  冀望春節包機“滿員”

  2006年春節包機安排出臺,令期待已久的民航業者歡欣鼓舞。談到對於上座率的預期,臺灣長榮航空公司駐北京總代表周寶裕説:“去年包機期間,長榮的上座率有八成五。我們預計今年會滿員。”

  周寶裕這樣分析對上座率感到樂觀的原因:航點擴大,客源自然增加;搭載對象擴大,島內遊客搭機到大陸旅遊可以保障航班不至於空位太多。此外,他特別強調,2006年包機安排提早定案,使大量旅客有時間選擇搭乘包機,直接保障了上座率。“去年距離包機起飛只有半個月時,包機安排才定案。當時大量臺商都以為包機飛不成了,早就選擇了其他線路返臺。而包機安排遲遲出臺令航空公司在機組安排、線路規劃等工作上也都比較緊張。”周寶裕説。

  周寶裕還透露:“長榮計劃于1月27日分別從北京、上海和廣州首航,2月5日自臺灣返航。至於新增的廈門航點,考慮讓立榮(長榮子公司)去飛。”顯然,長榮期待春節包機,早已訂出相應計劃,只待兩岸民航業者協定就立即和盤托出。

  至於臺灣中華航空公司,其大陸代表處行銷經理李志強告訴記者,總部對於包機也一直有所計劃。2005年“華航”經營的包機在上海達到100%上座率,北京則大概僅有一半。李志強表示,今年包機安排早早確定,往年提早選擇曲路返臺的乘客一定會被包機所吸引,相信今年“華航”包機的上座率肯定會大幅提高。

  與臺灣民航業者一樣,大陸民航業者也對包機充滿期待。對於包機的商業效果,他們沒有進行公開預期,但在包機準備工作中,他們也展示出極大熱情。

  據了解,由於2006年春節包機安排新增廈門航點,使得廈門航空更“欣喜甚過其他同行”。其湖南籍總經理陽廣華向媒體表示,自己將乘坐廈航首趟包機航班送臺胞回臺灣,並且已經開始學説閩南話,學唱閩南語歌。

  上海航空則表示,早在今年8月就制定了春節包機預案,並向民航總局等有關部門申報。同時上航與臺灣各航空公司保持緊密聯繫,一直就春節包機的申請程式、地面代理方式、銷售辦法、飛行航路等一系列細節進行著磋商。

  ■三贏:小步邁進

  “三通”面臨更多期待

  搭乘對象延及所有臺灣同胞,增加廈門航點,是2006年春節包機安排相比之往年的明顯進步。對此,“長榮”的周寶裕評論道:“這一小步是在為將來的大‘三通’鋪路。對於今後兩岸全面‘三通’,是個好兆頭。”

  “華航”的李志強説,2006年春節包機安排體現了兩岸間進一步開放的態勢,見證了兩岸交往是大勢所趨。“從某種意義上説,包機安排是未來‘三通’的一種鋪陳。”

  接受媒體訪問時,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也表示,春節包機給在大陸的臺商吃了定心丸,他期待此次春節包機商談的順利能為今後包機常態化打下基礎。

  出臺及時、進一步開放,2006年春節包機安排一經頒布,立即引來各方好評。然而這一安排畢竟是個案,相對於兩岸民間往來的實際需求而言,其局限性十分明顯。

  談及包機安排的局限性,周寶裕説:“遺憾的是,包機不允許大陸乘客搭乘。包機只有惠及到兩岸所有人才是‘三通’精神的真正所在。”他還表示,此次包機安排沒有提到貨運包機,讓民航業者頗有期待。

  此外,此次春節包機的安排也不能盡如人意。據天津臺商湯先生講,2005年雖然有幸搭上春節包機,免去不少舟車勞頓,但包機票源緊張,很不好買。再有,春節包機仍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兩岸空中直航。包機飛航地點仍然有限,並且需要繞經港澳飛行情報區。面對龐大的兩岸人員交流需要,包機節日化、週末化、常態化,乃至兩岸全面“三通”早已為民眾千呼萬喚。

  即便對於新被納入的臺生等其他臺胞,針對臺商的春節包機安排也不能恰切滿足需要。正在北京大學攻讀博士的遊國龍告訴記者,包括自己在內的許多臺生為了方便和省錢,早已購好往返兩岸的OPEN機票(期票)。對於他們來説,搭乘春節包機便意味著放棄早已買好的機票,從經濟角度講反而不划算。

  “我5年前來大陸時買的是單程票,因為當時我以為兩岸馬上就要‘三通’了。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三通’都沒實現。我往來臺灣和大陸還是要繞道,所以只能提前買好雙程票。”

  在北大中文系攻讀碩士學位的孫維璐也告訴記者,學校放假早,等春節包機起飛時,自己早就回到臺灣了。

  談及自己理想的乘機方式,遊國龍説:“當然是真正的‘三通’!”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5年11月23日 第三版)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王昭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