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兩岸經貿交流開新局
字號:
廣東局近日推出六項服務兩岸“農貿”新舉措

  時間:2006-12-07 13:00    來源:     
 
 

  本報訊(記者 陳 艷 通訊員 羅高清) 近日,廣東檢驗檢疫局出臺六項措施,從技術扶持到通關便利等方面,全方位為粵臺農業經貿發展助力。

  一是繼續採取各項快速便捷的通關和檢驗檢疫措施,促進和擴大臺灣水果和花卉園藝産品在廣東的進口量和銷售量。二是在技術上繼續大力支援和指導粵臺農業合作試驗園區建設。構建兩岸農産品物流、貿易及便利通關和檢驗檢疫平臺,加速兩岸農業合作升級。三是在了解臺灣農業物種資源、有害生物發生及分佈情況,充分做好有害生物風險分析、評估的基礎上,主動做好臺灣名、優、特、稀農作物的推介和引進工作,增加臺灣花卉苗木貿易品種,擴大貿易量,讓海峽兩岸農業、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四是採取切實措施,加強技術指導,進一步支援和促進臺商農業企業的産品出口,攜手打開國際市場,開拓新的發展空間。五是努力創造條件,積極開展海峽兩岸檢驗檢疫部門在檢驗檢疫技術、資訊等方面的學術交流和合作,提高兩岸農産品的安全衛生品質。六是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加強同廣東省有關政府部門的溝通與合作,積極參加粵臺經貿合作交流等對臺事務活動,參與佛山、湛江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建設的有關活動。

  據廣東局副局長黃偉明介紹,具體到通關便利措施,該局已在局本部和有進境臺灣水果檢驗檢疫業務的口岸局開設了服務熱線,口岸局還加設服務專窗,專門解答有關臺灣農産品進境檢驗檢疫問題的諮詢。同時採用同等優先辦理的原則,加快臺灣農産品進境許可審批速度,在進境口岸實行全天候預約報檢或提前三天報檢。開設報檢專窗和快速檢驗檢疫通道,優先安排臺灣農産品的查驗、送樣和實驗室檢測工作,保證隨到隨檢,快驗快放。

  來自臺灣的許多苗木品種都須攜帶部分土壤,這已成為臺灣花卉苗木進入祖國大陸的主要瓶頸。為此,廣東局大力支援和幫助廣東國通物流城有限公司在佛山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內設計建造了全國最大的熏蒸處理中心,專門用於臺灣帶土苗木的處理。該中心於去年開始運作。該局要求帶土的臺灣花卉苗木首先運往熏蒸處理中心進行除害處理,經檢查合格後即可調往登記備案場隔離種植。對被檢出帶有一般有害生物的花卉苗木,允許先運往登記備案場,在檢驗檢疫人員的監督下進行除害處理,大大減少了貨櫃在口岸的停留時間和處理費用。

  廣東是臺灣農業企業最主要和最活躍的投資地區之一,截至目前,在廣東檢驗檢疫局登記備案的臺資花卉苗木種植和進出口企業有43家,年交易額1.87億美元;出口水果加工企業1家,年出口額20萬美元;出口活鰻養殖企業6家,産值達4364.1萬美元。今年一季度,廣東進境臺灣花卉苗木與去年同期增長2.6%,經廣東局轄區口岸進境的臺灣水果297噸,比去年同期增長56%,貨值26萬多美元。
 
  
來源:中國國門時報

編輯:妮妮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