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兩岸經貿交流開新局
字號:
兩岸貿易快速發展

  時間:2006-12-09 09:48    來源:     
 
 

        據商務部臺港澳司25日公佈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兩岸經貿交流繼續快速增長。1─6月,兩岸間接貿易額達502億美元,同比增22.2%。據統計,1─6月,大陸對臺出口95.7億美元,同比增23.5%;自臺進口406.3億美元,增21.9%;大陸對臺逆差達310.6億美元。兩岸經貿繼續快速增長。

  就此,專家們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非認為,兩岸貿易從上世紀80年代轉口貿易起步,到上世紀90年代轉運貿易崛起,後期過境貿易擴張,再到目前兩岸“準直接”貿易的興起,顯示了兩岸貿易形態正由“間接”逐漸向“直接”轉化的發展趨勢。

     李非副院長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由於兩岸仍未實現直接“三通”,目前兩岸貿易以間接形式為主,包括轉口、轉運和過境等。轉口貿易在1992年以前一直是兩岸貿易的主流。在兩岸貿易發展初期,由於臺灣當局有關經貿政策的限制,貿易廠商大都以轉口方式進行商品交易,兩岸轉口貨物大都通過香港轉机。

     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由於轉運貿易迅速崛起,轉口貿易發展速度明顯放緩。但近兩年在臺商投資熱潮的帶動下,轉口貿易又突然“發力”,出現快速增長勢頭,2005年達197億美元,其中臺貨自香港轉口大陸為171億美元,大陸貨自香港轉口臺灣為26億美元。

     李非説,兩岸轉運貿易在1998年超越經港轉口貿易後,出現快速發展勢頭。據統計,2005年兩岸經港轉運總重量約為700多萬噸,兩岸轉運貿易總金額約715億美元,佔貿易總額的78%。

     李非説,在兩岸轉運貿易興起後,一種由其衍化而來的過境貿易形式隨之出現。由於過境貿易只辦理過境手續,毋須向第三地海關申報貨值,有關貿易數據並未統計。但據有關方面估算,目前兩岸過境貿易貨值約400億美元,佔轉運貿易總額的近六成或兩岸貿易總額的四成多。

     李非指出,航行于兩岸的船舶目前每年都有1000多艘在外海寄港,有的甚至在公海上通過直升機或快艇辦理過境手續,甚至採取“飛單”(轉運單據直接送達船舶航行目的地)的做法。 這一變通形式簡化了過境貿易的手續與程式,是一種在形式上過境、實質上相當於直接付運的“準直接”貿易。據測算,2005年兩岸通過“轉單不轉運”形式進行的貿易貨值約200億美元,佔過境貿易總額的一半,或轉運貿易總額的三成、兩岸貿易總額的二成多。

     李非最後説,未來這種“轉單不轉運”的貿易形式將日益活躍,手續更加靈活,大有取代轉運貿易並主導兩岸貿易的趨勢。從發展趨勢看,這種變通的過境貿易形式因經濟實惠將日益成為運送兩岸貿易貨物的主要方式,從而逐漸突破間接貿易的限制。

來源:綜合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