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福州實施閩都人才集聚工程 建大都市區人才高地

  時間: 2012-11-07 16:51     來源: 東南網     
 
 

  福州的發展越來越期盼人才的回歸,這座城市的發展同樣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才集聚。不久前,“2012年中國福建海外人才創業周”在福州市舉行,吸引了528名海外留學人才,實現603個項目對接。

  人才的回歸和集聚並非偶然。近年來,福州市努力營造人才發展的良好環境,不斷創新人才工作機制,積極推進閩都人才集聚工程建設,構建福州大都市區人才高地,為福州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提供強勁的人才動力。

  築巢引鳳

  2009年,在美國學習、工作了20多年的張易寧回到福州,任福建國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福建國光新型電子元件與材料技術研究院院長。幾年來,他帶領創新團隊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及製造設備,填補國內空白,使中國成為繼日本、美國之後能夠生産“導電高分子固體片式疊層鋁電容器”新一代片式電子元件的國家,並且完全擁有核心技術的智慧財産權,産品性能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他的回歸,歸功於福州市針對高層次人才出臺的《引進高層次優秀人才暫行辦法》。該辦法旨在向海內外招聘一批能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産業、帶動新興學科的高層次人才。截至目前,全市共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274人。

  此外,近年來福州市還出臺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構建起人才工作政策體系,提升了人才創業創新環境親和力。比如針對留學人員,福州市出臺《關於進一步鼓勵和支援留學人員來榕創業的若干意見》;正在修訂《創業創新人才住房保障辦法(試行)》、《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服務辦法》、《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及團隊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的若干規定》等配套政策。

  多元引才

  近年來,福州市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長住、但求常來”的理念,實施柔性引才政策。目前福州市已柔性吸引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德蒙德菲爾普斯教授,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著名化學家尤裏亞列山德羅教授等一批高層次人才來榕服務;從9所在榕高校、科研院所選派8名高層次人才組成在榕高校福州服務團,到有關市直部門和縣(市)區挂職並擔任副職領導職務。此外,福州市還出臺人才對口幫扶的9條措施,從省直、市直單位選派了31名建築規劃類專業技術人才到相關縣(市)直部門任科技副職,幫助解決山區縣人才短缺問題。為積極搭建柔性引才的平臺,福州市拓展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已建有院士(專家)工作站91家,共引進22位院士,累計開展合作研發項目244項。

  今年9月18日,國家外國專家局正式批復同意建立“中國福州海西引智試驗區”,成為全國第一個國家外國專家局與地方政府共建的國家級引智實驗區。未來,實驗區將充分發揮福州的臺僑優勢,重點開展吸引高端外國專家來榕創新創業實驗、海峽兩岸人才交流與合作機制實驗和海外人才集聚區實驗。以此為契機,福州市將進一步吸引高端外國專家、臺灣人才、華僑華裔人才以及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構建濱江濱海國際化大都市人才高地。

  培育英才

  在引智納才的同時,福州市還著重激勵和培育本地人才。2010年福州市評選表彰了134名“福州市首屆優秀人才”,並有21人獲“福建省軟體傑出人才”稱號。同時,福州市著力推進省市、市校共建共用,與省公務員局、省資訊化局等省直部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聚合省市資源,加快人才培養。此外,福州市先後與福州大學、福建師大、福建醫科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廈門大學、東北石油大學等高校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打造區域創新平臺;積極促成科技園區、軟體園區、留學生創業園、在榕高校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知名院校合作,以項目開發和人才培養相結合的方式辦學,培養了一批急需緊缺的專門人才。

  同時,福州市還積極推進“福寧莆”人才同城化和閩東北五市人才交流合作,共同建設大都市區人才隊伍;統籌推進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人才等各類人才隊伍的建設。比如,重點抓好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投資近2億元修建市第一技工學校新校區,使之通過國家級重點技校認證評審。

 
編輯: 馬迪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