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首屆海峽兩岸資訊産業技術標準論壇在北京落幕

  時間: 2009-02-24 15:07     來源: 中國資訊産業網     
 
 

2005年7月6日,首屆海峽兩岸資訊産業技術標準論壇在北京圓滿落下了帷幕。華聚産業共同標準推動基金會、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為落實中共中央臺辦與國民黨參訪團會談達成的促進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十二項初步成果,而首次共同舉辦的此次論壇受到了海峽兩岸資訊産業界的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資訊産業部副部長蔣耀平在論壇開幕式上致詞時表示,兩岸在資訊産業發展方面各具優勢,互補性強,合作前景十分廣闊,此次論壇將積極推動兩岸在技術標準方面的合作。他希望進一步促進兩岸在資訊技術領域開展技術標準的交流,擴大兩岸在智慧財産權保護、研發創新等方面的合作,在國際標準化活動中,共同推進中國人自主研發的標準。帶隊前來參加此次論壇的華聚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在致詞中也表示,此次論壇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將成為兩岸資訊産業技術標準領域和資訊産業界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他説,對兩岸經濟發展有利的事,我們應該共同推動,利益應該由兩岸人民共同分享。

華聚産業共同標準推動基金會是由臺灣主要電子資訊企業發起成立的。在本次論壇上,兩岸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圍繞AVS(音視頻編解碼技術)、TD-SCDMA、移動存儲和高清晰度平板顯示等四個領域的技術標準議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探討,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AVS標準是針對中國音視頻産業的需求,由大陸數字音視頻領域的科研機構和企業牽頭,相關國際組織和企業廣泛參與,按照國際開放式規則制定的標準,力圖從源頭推動數字音視頻産業由大而強,解決數字音視頻産業在專利和核心技術上受限的問題。AVS專題論壇由AVS工作組組長高文和臺灣大學電機係教授陳宏銘主持,AVS工作組組長高文、AVS工作組秘書長黃鐵軍、AVS産業聯盟秘書長張偉民、中環通訊部副總石佳相、臺灣大學電機係陳宏銘教授、淩陽科技企劃總監李長龍分別作了專題報告。海峽兩岸的知名專家學者及企業家圍繞AVS標準的制定進度、推廣及産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討。專家認為,數字化是音視頻産業的發展方向,也是本世紀前十年産業增長的最重要因素。AVS具有智慧財産權清晰、技術性能先進、實現複雜度低、應用定義清晰等四大優勢。結合海峽兩岸優勢,共推AVS進入全球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主流行列,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雙方最終達成了五項協議,包括:在兩岸共同推動AVS標準的産業化和應用,共同推動標準儘早頒布和産業化;華聚産業共同標準推動基金會作為臺灣地區的聯繫窗口,協助推動臺灣廠商關注、參與AVS産業的發展;臺灣地區的IC設計與系統廠家願意參與AVS的相關晶片及産品研發;在海峽兩岸資訊産業技術標準論壇的基礎上,雙方會加強溝通和定期交流,促進資訊的溝通和商機的發現;華聚産業基金會願意在資本層面協助推動兩岸在AVS的産業合作,投資AVS核心産品的設計開發和應用推廣。

在通信領域,作為首次由中國人提出並得到世界承認的通信系統標準,TD-SCDMA産業發展議題受到兩岸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的高度重視。在由資訊産業部電信研究院副院長曹淑敏和工研院無線通訊技術組經理謝慶堂主持的這一分論壇上,會聚了兩岸TD-SCDMA産業界的許多重量級人物,包括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大唐移動總裁唐如安、TD-SCDMA産業聯盟秘書長楊驊、T3G首席技術官張代君、英華達上海總經理何代水等,他們比較全面地介紹了TD-SCDMA技術的優勢以及産業發展狀況,對TD-SCDMA的技術演進以及産業發展前景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探討,對TD-SCDMA産業化所取得的進展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TD-SCDMA用三年的時間走了其他3G標準六年的産業化道路。曹淑敏對正在進行的TD-SCDMA外場測試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TD-SCDMA産業化項目的實施,有力地推動了TD-SCDMA的發展。通過深入的交流和溝通,雙方達成了包括建立定期溝通機制,促進海峽兩岸在資訊通信技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進TD-SCDMA標準的完善和演進,及關鍵技術的研究;在TD-SCDMA晶片和手機的開發及産業化方面,雙方共同推動更多的臺灣企業深入參與,促進雙方在終端和晶片設計及製造方面的合作;兩岸共同探討在臺灣建設TD-SCDMA實驗網的可行性;共同開拓TD-SCDMA在東南亞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市場在內的五點共識。

移動存儲主題論壇由移動存儲標準工作組組長陳慶方、華碩技術長吳欽智主持,中國普天、方正科技、聯想、華旗資訊、朗科科技等大陸高科技企業,分別就大陸移動存儲市場的規模、市場、標準建立進程、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了主題演講。專家指出,3C的融合為移動存儲帶來了很大的市場機會,而手機和消費電子也將成為移動存儲的殺手級應用。移動存儲設備將向著體積更小、讀寫更快、功耗更小、更具易用性的方向發展。兩岸企業可以優勢互補、更好地發展移動存儲産業。臺灣行動上網聯盟副總、召集人劉智遠介紹説,臺灣地區的眾多移動存儲廠商大都因為SD高達6%的專利費用而選擇MMC標準,如果能夠建立兩岸移動記憶體標準,不僅能將企業間的優勢資源進行互補,還將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的議價能力。

在高清晰度平板顯示技術分論壇上,來自東南大學、臺灣交通大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臺灣TFT-LCD産業協會,以及TCL集團、京東方、上廣電和瀚宇彩晶等企業的專家共聚一堂,圍繞兩岸平板顯示標準的制定工作、測試平臺的搭建以及相互合作前景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論壇由東南大學的王保平教授和來自臺灣交通大學的謝漢萍教授共同主持。與會專家希望兩岸今後能夠在吸收引進技術、加強自主智慧財産權方面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新的環保標準對顯示産業帶來的挑戰。在研討中,大家一致認為,標準的建立固然重要,但如何對相關産品進行客觀、公正的測試也非常關鍵。專家建議,應該根據使用需求,提出綜合考核平板顯示的技術指標體系和測試方法的標準,同時建立公正的測試平臺,推進産業的發展。最後,兩岸專家學者和企業家達成了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互訪和交流機制;共同開展平面顯示標準測試平臺建設等共識。

本次論壇取得了圓滿成功,資訊産業部科技司聞庫司長在論壇閉幕式上講話時指出,兩天的交流與探討,強化了兩岸産業界的溝通與互動,增加了兩岸産業界在技術標準方面的了解,為雙方下一步在技術標準層面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特別是雙方的專家和學者就AVS、TD-SCDMA、移動存儲和高清晰度平板顯示等四個專業領域技術標準的發展態勢、合作領域及具體形式等問題建言獻策,坦誠交流,達成了一系列共識,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説,下一步,海峽兩岸業界將在TD-SCDMA産業化和後續研發推進、平板顯示技術標準測試與測試平臺方面開展進一步合作,並推進AVS晶片研發的合作,促進兩岸移動存儲企業在産品與經營層面上進行合作。他還表示,此次論壇為兩岸資訊産業合作搭建了溝通的橋梁,希望以此次論壇的舉辦為契機,兩岸業界攜手共創資訊産業發展的美好未來。

 
編輯: 邵磌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