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六大細分行業受益

  時間: 2009-02-24 13:23     來源: 新浪影視     
 
    據證券日報2月19日報道,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電子資訊産業調整振興規劃。會議認為,電子資訊産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産業。在當前國際市場需求急劇下降、全球電子資訊産業深度調整的形勢下,振興我國電子資訊産業,必須強化自主創新,完善産業發展環境,加快資訊化與工業化融合,著力以重大工程帶動技術突破,以新的應用推動産業發展。

  三大任務 五項措施

  會議確定今後三年産業的三大重點任務:一是完善産業體系,確保骨幹産業穩定增長,著重增強電腦産業競爭力,加快電子元器件産品升級,推進視聽産業數字化轉型。二是立足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技術,著重建立自主可控的整合電路産業體系,突破新型顯示産業發展瓶頸,提高軟體産業自主發展能力。三是以應用帶發展,大力推動業務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強化資訊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運用,著重在通信設備、資訊服務和資訊技術應用等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

  為完成以上目標,配合出臺的五大政策措施則包括:一要落實內需帶動,拓展電子資訊産品應用和産業發展空間。二要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實施整合電路升級、新型顯示和彩電工業轉型、第三代行動通訊産業新跨越、數字電視推廣、電腦提升和下一代網際網路應用、軟體及資訊服務培育六大工程,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電子資訊産業。三要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快實施相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援優勢企業兼併重組,完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四要促進發展服務外包,支援企業“走出去”建立研發、生産基地和行銷網路。五要加強政策扶持。加大鼓勵軟體和整合電路産業發展政策實施力度。落實數字電視産業政策,推進“三網融合”。調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目錄和標準。繼續保持電子資訊産品出口退稅力度,進一步發揮出口信貸和信用保險的支援作用。擴大中小企業集合發債試點。

  關注六大細分行業

  振興規劃提出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力量實施六大工程,這幾乎涵蓋了電子資訊産業的各個重要領域。綜合日信證券、申銀萬國、招商證券、中金公司、智多盈投資等多家機構研究報告,我們發現以下六大相關行業上市公司將從中直接受益。

  一、支援整合電路産業升級。目前LED應用領域在景觀照明(43%)、手機、螢幕等,由於較傳統的電燈節電能60%以上,政府對該類高效照明産品給予補貼,以推動産業的發展,因此具有LED外延和晶片製造能力的LED産業的上市公司值得關注,如三安光電、士蘭微、方大、聯創光電同方股份等。同時,産品升級能力較強的華微電子長電科技也可密切留意其動向,前者是國內功率器件的龍頭企業,後者是國內封裝技術處於領先位置。

  二、支援新型顯示和彩電工業轉型。與“十一五”規劃相比,此次振興規劃中平面顯示産業的地位得到大幅提高。在“十一五”規劃中,平面顯示産業只是作為元器件産業中的一部分來論述,而在這次振興計劃中,平面顯示産業成為核心産業之一,單獨列為六個重大工程之一,同時還將新型螢幕件企業納入高新技術企業範疇。由於與具有重要意義的彩電工業轉型聯繫在一起,這次平面顯示産業的扶持方向也更加明確,以大尺寸面板為主。因此京東方、大族鐳射廣電電子萊寶高科等公司發展前景不容小覷。

  三、完善第三代行動通訊産業新跨越。由於移動網路配套光纖需求較大,光纖産能和需求短期存在缺口,因此今年運營商集採的首輪報價甚至出現廠商聯合提價超過10%的現象,有望推動光纖纜廠商業績和股價在年內有所表現。再次,政府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新增資金向電子資訊産業傾斜,以貸款貼息、研發和産業化補助、政府採購和資本金注入等多種方式引導社會資源投入,有望使行業內上市公司獲得較多的政府補貼。中興通訊烽火通信中天科技亨通光電遠望谷高鴻股份ST大唐等上市公司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四、數字電視推廣應用和産業鏈建設。短期看,國家可能在財政、稅收等方面直接支援彩電龍頭企業的技術研發項目和屏、模組生産線的建設;長期看,上游配套産業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對整機企業降低成本,國産品牌對抗外資品牌起到很好的作用。建設基於自主音視頻標準的數字電視內容綜合服務體系(平臺),建立國家數字電視應用工程中心等規劃不僅會使四川長虹、深康佳、海信電器等傳統家電企業煥發青春,更會給大恒科技博聞科技同洲電子等擁有核心技術的公司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

  五、推進電腦和下一代網際網路應用,將使中天科技、亨通光電、烽火通信、浪潮資訊等上市公司受益。

  六、軟體及資訊服務培育,總體來看,將使東華合創用友軟體、東軟集團、中國軟體恒生電子青島軟控石基資訊衛士通川大智勝啟明資訊科大訊飛等公司的先發優勢更為明顯。

  具體來説,扶持軟體外包企業發展,受益廠商包括東軟集團、中軟國際、浙大網新和中訊軟體等。但有機構認為,目前軟體外包行業大多已經享受較為優惠的稅率,進一步的減免可能性較低。另外,該行業相關産業扶持政策不對口,各項優惠政策多以電子製造企業為基礎,使得軟體企業在進行企業受並購和擴大生産規模等各方面需要進行的審批較為繁瑣,流程較長,效率不高。

  同時,規劃提出“支援優勢企業並購重組”政策,鼓勵優勢企業整合國內資源,支援“走出去”兼併擁有先進技術、核心專利和人才團隊的海外企業等。行業內的優勢上市公司主要包括用友軟體和東軟集團等。

  毋庸置疑,電子資訊産業振興規劃的推出和實施,將對電子資訊産業的發展産生積極作用。經過大盤近兩日的暴跌,電子資訊行業很多個股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調整,相信隨著政策利好的刺激,市場將對這一龐大群體重燃投資熱情。

 
編輯: 邵磌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