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TFT-LCD:中小尺寸領域廣闊 大尺寸投資漸熱

  時間: 2008-04-25 12:47     來源: 中國電子報     
 
 

  當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視以及平板螢幕等産品漸漸走進我們視野的時候,TFT-LCD(薄膜電晶體型液晶螢幕)技術已經悄悄地在改變我們的生活。作為新型螢幕件中一顆耀眼的明星,TFT-LCD讓我們的生活逐漸變得更加輕鬆、更加豐富多彩。

  據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的報告顯示,2007年全球平面螢幕用面板産值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其中TFT-LCD達到900億美元;預計在2015年,全球平面螢幕産值將達1400億美元,其中TFT-LCD將佔1270億美元。國內不少企業也有意投資6代以上TFT-LCD生産線,國際上也不斷有公司宣佈投資建設高世代TFT-LCD生産線。面對TFT-LCD迅猛的發展以及投資的升溫,不少專家學者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尺寸發展不定 技術延續共用

  中小尺寸螢幕一直是TFT-LCD“專屬舞臺”。四川虹歐螢幕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雲濤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率先以靜態顯示方式出現的LCD,在電腦、手機、小尺寸電視機等方面的運用優勢將更加明顯。”“從市場層面看,中小尺寸領域是最具活力的。除了原有的手機、數字相機及車用螢幕等銷售比重較高的市場外,新興應用産品將帶動未來中小尺寸面板的成長,如數字相框、個人導航裝置、學生用筆記型電腦、掌上電腦及超低價筆記型電腦等,對於國內廠商來説,軍工産品也將是一個重要應用領域。中小尺寸TFT-LCD的市場成長性很好。”東南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教授童林夙這樣告訴記者。不過,面對技術快速發展的現實,有些專家認為螢幕尺寸將不是産業發展的“緊箍咒”。上海廣電(集團)中央研究院院長金松告訴記者,全球新一輪的投資熱基本上是在7.5代以上,面向大尺寸,TFT技術發展總的趨勢也是面向大尺寸。對於中國而言,也有專家認為大尺寸生産線需求資金過高,風險過大,不符合中國目前國情。“日本原來是液晶生産線的領頭羊,但到了4.5代生産線以後由於資金等問題並不急於進一步發展大型液晶生産線,而是在發展和完善産業鏈和製造設備上下功夫,表面上現在日本的大型生産線落後於韓國,但是液晶的上游材料基本上都被日本公司控制和掌握。日本一些公司現在才進一步發展大型生産線。我們不能一味跟風,一哄而起。否則將付出很大的代價。應該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童林夙這樣對記者説。

  尺寸的大小如果是TFT-LCD技術發展關鍵方向之一的話,那麼其延續性以及共用性也不容忽視。“最近幾年在TFT-LCD領域非常活躍的低溫多晶硅TFT和噴墨列印兩大新技術已被應用於AM-OLED和AM-E-paper中,正成為平板顯示技術中最重要的共性技術,TFT-LCD技術與OLED、E-paper等新型顯示技術之間將有很好的延續性和共用性。”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董友梅樂觀地對記者説。

  上游成本高 材料依賴進口

  金松告訴記者,TFT-LCD面板的生産過程非常複雜。構成面板的關鍵技術和材料包括濾色膜、基板玻璃、偏光板、晶片和背光模組等。目前我國大部分上游材料,尤其是面板相關材料主要還是靠進口。雖然彩虹玻璃基板項目點火成功,但依舊面臨相當大的挑戰和風險。

  TFT-LCD産業上游發展成本高也是業內共識。賈雲濤對記者説:“就産業鏈上游而言,TFT-LCD材料成本相對較高,其屏部分成本佔模組成本的60%左右,驅動電路部分佔整個模組成本約40%。”童林夙也用具體的數據證實了這一點:“以月産能為6萬張基板的生産線為例:第5代生産線每條需投資100億元人民幣,第6代生産線每條需投資200億元人民幣,第7代生産線每條則需投資302億元人民幣。”

  資金人才是關鍵 發展需政府扶持

  不少專家認為TFT産業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需要國家的支援。“我國平板顯示産業目前處在落後於一些發達國家的狀態,為了趕上班車,有必要投入一些經費來發展平板顯示産業。”童林夙如是説。董友梅也表示,政府應通過研發經費資助、設立共性技術研發中心等方式支援企業持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同時,對於一些難度較大、資金投入大、延展性強但在TFT-LCD乃至其他平板顯示未來發展中具有核心作用的共性技術,也應由國家主導成立國家級的研發中心進行技術攻關。不過國家是否應該出鉅資支援TFT-LCD産業發展,有專家對此提出了疑問。“對於我國來説,由於資金有限,是將資金投入到大力開發新的顯示技術,開拓新的螢幕件的應用領域,掌握自主智慧財産權,在下一輪的顯示技術競爭中爭取主動,還是將資金投入到當前的已處於十分被動的平板顯示産業,使之趕上班車,這是值得有關部門認真考慮並做出決策的問題。”童林夙這樣告訴記者。同時,他也建議“由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加強宏觀控制,實施問責制,制定我國發展平板顯示産業的規劃並實施,早日完成我國的平板顯示産業建設,生産出具有競爭力的産品。”

  資金投入是一方面,人才培養是另一方面。“應在具備基礎的重點高校建立TFT-LCD人才和科研基地,持續為産業輸送專業對口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應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通過在職培訓、委託培養、博士後培養、委託和聯合研發等多種形式,積極探索人才培養和科研項目合作機制,為企業培養人才和解決專門的技術需求。”董友梅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編輯: 邵磌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