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河南新鄉:綠色電源集群閃耀

  時間: 2007-09-08 11:01     來源: 中國電子報     
 
 


    新鄉市發展電池産業歷史悠久,從1950年起到2005年5月被資訊産業部批准為“國家(新鄉)化學與物理電源産業園”,50多年的發展歷程,為身處中原城市群核心區的新鄉積累了紮實的産業基礎和雄厚的技術實力。

    2005年11月,新鄉市政府決定在原牧野輕工業園區的基礎上籌建化學與物理電源産業園,這裡距市中心3公里,交通、通信、能源、水利基礎設施完善。

    2006年4月30日,新鄉化學與物理電源産業園區管委會成立。

    50年成就産業優勢

    50多年的産業積澱,使新鄉市的電池産業基礎紮實、技術雄厚、企業眾多、品種齊全、配套完整,形成了以河南環宇、安彩太行、金龍精密、新飛電器、科隆電器等企業為龍頭,從礦石冶煉、原材料到電池成品及其延伸産品較完整的産業鏈以及眾多中小企業迅猛發展的電池産業格局。河南省新鄉市工業經濟發展局錢永愷介紹説:“目前,新鄉市有200余家關聯度大、産品配套能力強的電池企業,其總體規模和技術水準的多項指標均名列前茅。”

    “新鄉發展電池産業優勢的確很明顯,”河南新鄉化學與物理電源産業園管委會主任劉海洲向《中國電子報社》記者一一歷數了它的優勢所在,“一是電池産業基礎雄厚;二是電池産品種類齊全,涵蓋鎳鎘、鎳氫、鋰離子、鉛酸等蓄電池及無汞鋅錳原電池五大系列近千種型號,擁有多項自主智慧財産權和專利技術;三是電池原材料配套完整,擁有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隔膜材料、鎳氫電池正負極材料,硫酸鎳等;四是電池産業人才資源豐富,直接從事電池産業的工程技術人員達到2000多人,而且擁有多名享受國家級津貼的電池專家,熟練操作技能的産業工人高達2萬餘人。”

    這一切,讓河南新鄉化學與物理電源産業園管委會主任劉海洲對建設中國綠色能源基地充滿信心,也對他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我國是含汞電池的生産大國,長期以來,含汞電池對環境的污染一直是我國環境保護面臨的難題,儘管早在1997年,國家環境保護部門等9部委聯合發出《關於限制電池産品含汞量》的通知,明確提出,到2006年1月1日基本實現電池生産銷售無汞化。但是到了2006年,這個目標沒有達到。因此,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的專家們強調,2007年要加強監管嚴格執法,對沒有達標的企業堅決地進行整改。

    所以,以傳統電池生産為主的産業優勢帶來的並不都是好處,存在的問題自然十分嚴峻。劉海洲坦誠地説:“現在,新鄉的電池産業的確還存在著生産自動化程度低,産品結構不合理,技術含量較低等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産品更新換代不夠及時,國內規模化生産的鋰離子電池始於1998年,而新鄉地區在2001年才實現規模化生産;發展中缺少理性,在項目建設上還存在低水準重復建設現象,産品檔次有待於加快提高;成本較高,存在污染,大項目少,地區投資的比較優勢還不太明顯等。“再這樣發展下去,于國家于企業都不利。只有解

 
編輯: 邵磌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