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IPTV迎來高峰期 行銷模式待創新

  時間: 2008-10-25 13:31     來源: 中國電子報     
 
    IPTV在産業鏈各環節的不斷創新與不懈努力下,整個市場正逐漸趨好。經過運營商、設備商的共同推動,今年年底IPTV將有望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高峰期。

  在電信重組過程中,IPTV(互動式網路電視)並未受到大的衝擊,運營商仍舊把其當作重要的戰略性業務。IPTV在産業鏈各環節的不斷創新與不懈努力下,整個市場正逐漸趨好,據賽迪顧問數據顯示,2008年上半年中國IPTV用戶數已達到154.5萬。尤其是在奧運會期間,作為IPTV發展的橋頭堡——— 上海,更是迎來了日增3000預約安裝用戶的佳績。經過運營商、設備商的共同推動,今年年底IPTV將有望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高峰期。

  奧運會拉動效應明顯

  以電視機為終端、寬頻網路為承載的IPTV無疑給人們帶來了更為方便的看電視的方式。IPTV繼承了IP網的既有屬性,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提供交互功能。在業務種類上,除了直播電視外,還可以提供點播業務,時移功能也是IPTV的一大亮點。在IPTV平臺上,業務提供商還可以開展豐富的增值業務。正是由於IPTV具有以上優勢,在北京奧運會期間IPTV迎來了一個發展小高潮,其中上海、福建兩地表現最為搶眼。

  借助IPTV的點播、內容關聯等能力,上海電信聯手上海文廣專門為奧運會製作了一些特色欄目,如“中國驕傲”——— 聚集一切跟中國隊有關的第一手資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回看或者點播精彩的視頻;“奪金瞬間”——— 為中國隊每一塊獎牌製作得獎瞬間的精彩視頻。這些經過整合的視頻點播內容深受用戶歡迎。

  在福建,基本上每個市電信公司都借助奧運會做了不同程度的推廣活動,而這些活動也獲得了回報。8月8日晚,福建全省用IPTV觀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直播的觀眾超過10萬人,創歷史之最,而且在開幕式之後,又有近5萬人使用IPTV回看了開幕式盛況。8月9日,福建省IPTV寬頻互動電視的訪問次數達70萬次,其中“賽事大全”、“獎牌榜”、“新聞中心”等熱門欄目日點擊量超過了40萬次。

  IPTV相對於傳統媒體的最大優勢就是其互動性和時移的能力,而這兩項優點恰恰和奧運會體育賽事轉播有很大的契合性。

  電信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汪衛國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説:“IPTV所能提供的業務能力應該説給奧運會轉播帶來了新的氣象。比如用戶可以隨時回放比賽中的精彩片段,能夠參與到互動節目中,還可以查看比賽的背景知識等。應該説,2008年奧運會這樣一個盛大的賽事,對我國IPTV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已經部署IPTV的地區,業務提供商關於奧運會主題的節目設計、宣傳和推廣帶動了用戶量的增長,以及用戶使用IPTV的頻次與時間。”

     IPTV發展還要看運營商的態度,尤其是今年運營商還要面臨電信重組的過程。在電信重組之後,中國電信在6月中旬啟動了 57.4萬台IPTV機頂盒招標活動,這無疑代表著中國電信對IPTV的重視態度,也為IPTV産業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應創新行銷模式

  奧運會畢竟是一個階段性的事件,在經過奧運會的拉動獲得增長之後,IPTV還要繼續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尤其是需要在行銷手段上進行創新,不能照搬廣電模式或者網際網路模式。

  互動媒體産業聯盟副秘書長楊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IPTV服務産生的驅動力,來源於海量的多媒體消費內容,需要一個靈活、可控、可贏利的渠道傳播給特定的用戶。傳統的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網際網路都難以滿足全部的需要。”

  廣電部門始終希望把IPTV歸為電視服務的延伸模式,這樣可以從內容提供、政策管理、産業引導方面控制電信運營商進入新媒體的速度,避免對其核心的數字電視業務産生衝擊。電信部門則缺乏在媒體領域的運營經驗,同時國內廣電系統之外的內容服務商還沒有形成産業競爭力,在業務發展初期只能按照廣電部門規劃的道路摸索前進。

  網際網路産業則缺乏傳統電信産業的贏利模式和控制手段,把IPTV作為免費的網際網路行銷形式,而沒有很好地分析IPTV內在的贏利價值。三方都有意或無意地將適合IPTV的商業模式以及IPTV的贏利點給扭曲了。

  楊崑認為IPTV要獲得大規模發展,就要把自身定位和個性化的多媒體消費內容捆綁在一起,這是IPTV的生命力所在。目前國內還沒有出現大量的專業內容服務提供商,這是因為沒有一個好的平臺能支援個性化內容消費的實現,而不是市場缺乏需求。IPTV必須通過和這樣一批內容提供商合作建立起自己獨特的行銷模式。

 
編輯: 邵磌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