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吳敬璉臺北談技術標準合作:兩岸賺外國人的錢

  時間: 2008-05-04 15:55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北京大學教授吳敬璉三日在臺北“臺灣經濟——新局與發展”研討會中表示,兩岸經貿合作並聯手制定資訊技術標準,可走到世界前沿。圖為吳敬璉(右四)在會議中與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左四)、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林信義(左二)、中央大學教授朱雲鵬(右一)、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張榮豐(右二)等合影留念。 中新社發 劉舒淩 攝

  中新社臺北五月三日電 (記者 劉舒淩 陳立宇)大陸知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吳敬璉三日在臺北一場研討會中表示,兩岸經貿絕對是互補大於競爭,臺灣在管理、行銷、技術創新上有深厚積累,大陸有市場可發展龐大産業;尤其在Wimax無線網路等全新産業上,兩岸合作制定技術標準,可走到世界的前沿。

  他特別引用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話來談深化合作:兩岸中國人聯合起來賺外國人的錢。

  吳敬璉三日應“時報文教基金會”邀請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參與“臺灣經濟——新局與發展”研討會,以《中國經濟前瞻與挑戰》為題做講演。

  吳敬璉表示,中國大陸經濟過去三十年取得巨大成就,同時今天也面臨了轉變粗放型增長模式等嚴峻挑戰。他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兩岸可以合作許多事情,包含減少能耗、促進生態平衡、提升産品知識含量和附加價值等。

  吳敬璉説,在Wimax無線網路等全新産業的技術標準上,臺灣、大陸都有優秀廠商,但大陸方面缺乏國際行銷經驗,二者可以聯手合作、制定資訊技術標準,走到世界的前沿。

  吳敬璉認為,臺灣的不少經驗可作大陸的參考。他提起,臺灣大學教授孫震二00六年在北京兩岸經貿論壇中有關“臺灣出口導向政策發展”的演講就在大陸經濟學界引起重視、討論;施振榮有關微笑曲線的理念被融入“十一五”規劃,如今大陸産業發展重點正在盡力向技術創新、發展服務業的兩端延伸。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中研院”院士劉遵義當天同場談“全球經濟的演變與展望”。他表示,近年亞洲崛起,中國大陸、印度等亞洲市場在消費需求方面變得很重要,不僅是出口加工基地,也是內需推動的經濟體。

  他認為,美國面臨的衰退對整個中國大陸經濟的影響並不大。臺灣要充分利用兩岸經濟的互補性,借助大陸市場腹地提高規模,增強競爭力。

  劉遵義説,以後臺灣對於大陸的經貿關係,如果能夠作到像矽谷之於美國的關係,成為“中國的矽谷”那將是“非常好”。

  吳敬璉、劉遵義當天與此間經濟界人士談到政治環境時都認為,兩岸關係當前面臨改進政治環境的好機會。吳敬璉説,兩岸要共贏,打造有競爭力的産業,需要有好的平臺使問題容易得到解決,仍需有識之士作出努力,實現“兩岸中國人聯合起來賺外國人的錢”。

 
編輯: 邵磌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