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北京市長與12台商面對面聽建言

  時間:2007-09-10 10:41    來源:     
 
 

    二十七日下午,北京市長王岐山在北京飯店主持“京臺經貿合作與發展”座談,與出席第八屆京臺科技論壇的十二位臺灣知名企業家共聚一堂,就“奧運商機與北京未來經濟發展”面對面交流,傾聽臺商建言。

  王岐山説,近年北京全力推進改革開放,經濟快速平穩增長,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持續改善。今後一段時期是關鍵階段,北京將以“國家首都、國際城市、歷史名城、宜居城市”的功能定位,加快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城市空間佈局調整,建設首善之區。

  他表示,籌辦二00八年奧運會,為北京發展帶來了歷史機遇;北京正在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製造業,這些行業也是臺灣産業界優勢所在。希望聽聽臺灣朋友的寶貴建議。

  臺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黃崇仁表示,談到科技奧運,有一個看法。發展製造業,華東地區有一些先天條件;但是從事IC設計、數位內容等知識型産業,北京有它的條件,這是毋庸置疑。兩岸共同來努力,尤其依靠中關村等條件,北京將來能成為IC設計、軟體産業中心是很明確,但這需要兩岸産業界和北京市政府合作推動。

  臺灣智慧卡票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前臺北市副市長歐晉德在臺從事高速公路網等交通方面建設二三十年。他説,臺北市本身面積不大,但每天在這裡工作、生活的人口有四百多萬,大臺北地區約有五百萬輛機動車輛,從一開始就有嚴重的交通問題,壓力很大。

  以過往的工作經驗,歐晉德説,造路是必須的,仍然不能解決問題;一九九九年後,臺北市提出一個很簡單的觀念,讓民眾儘量利用網路,少用馬路,讓市政工作儘量在網路上達成,“蠻有效率。”

    臺北一零一金融大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敏薰提出,二00八,世界各國民眾不再只是從電視上看北京,他們將親自體驗北京,強化軟環境很重要。

    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石滋宜、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許勝雄、君太百貨董事長章啟正等也就北京如何提高效率使物流不重復,以及發展知識型産業塑造附加價值、發展零售業等表達了各自看法。

    對於臺灣朋友就奧運籌辦和北京建設給予的關注和支援,王岐山最後表示感謝。他説,這一次京臺科技論壇,感覺大家談合作更加具體化。

    他表示,希望臺灣朋友來到北京,看到並抓住奧運機遇,把你們的技術、管理、人才和新北京的建設聯繫起來。

    北京市發改委、商務局、科委、農委、交通委、市政管委、工促局、奧組委、資訊化辦公室官員出席了座談。

 
編輯:陳寧    
 
台灣網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