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兩岸經濟專家和學者為兩岸雙向投資出謀劃策

  時間: 2008-12-21 14:09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網上海12月21日電 “促進兩岸雙向投資”是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三大議題之一。與會的兩岸經濟專家和學者圍繞這個問題集思廣益,並紛紛為大陸企業赴臺投資出謀劃策。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認為,近20多年來,兩岸經貿交流日趨密切,但由於臺灣方面的限制,兩岸投資一直呈現只有臺商到大陸而大陸企業不能赴臺的單向投資格局。資本的單向流動既不利於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發展,更不利於臺灣經濟的健康發展。特別是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臺灣經濟的發展困境突出表現為投資減緩、財政赤字增加、失業率攀升等,需 要新的投資動力注入島內以緩解困境。“陸資入島”將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而由於受到臺灣政治環境、社會環境、投資營運環境等諸多複雜因素的影響,大陸資本應小心選擇入島投資的方式和領域。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認為,未來兩岸雙向投資的方式可包括以下幾種:共同研發,如在生物科技領域共同研發中草藥等;共同開發,如共同開發石油、原材料等;合資進行産業的合作、發展,如在文化創意産業、連鎖加盟及能源服務業上共同合作;建立共同標準進軍世界等。

  至於大陸資本入島投資的方式,李非教授認為,在當前情況下,以合資或合作的形式投資臺灣是比較安全可行的方式,此外還可採取收購或兼併、非股權參與式投資、證券投資等模式。

  從投資領域來看,李非認為,大陸資本初期宜主要投入到一些資金需求量不大、投資回報較快和合作前景較好的領域,具體包括:餐飲、商業、交通、旅遊等服務業領域;金融領域,包括銀行、證券業;房地産和不動産領域;基礎設施領域;文化娛樂領域等。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連文榮説,大陸有潛力向臺灣出口的産品主要包括:棉制服裝、鋼鐵産品、機器零件、光學設備等,大陸企業可選擇上述方向入島投資。此外,島內新近推出的“愛臺灣十二項建設”項目,包括“全島便捷交通網”“高雄自由貿易及生態港”“農村再生”“防洪治水”等,以及臺灣在推動産業再造三大主軸中的新興産業(文化創意、節能減碳、太陽光電等),對大陸資本而言也有相當大的投資空間。

  “隨著兩岸關係不斷走向和平穩定發展的局面,臺灣將廣泛吸引大陸企業大規模、多領域、全方位赴臺投資,兩岸經濟關係將形成日益緊密、全面雙向的發展格局。”李非説。

 
編輯: 邵磌     
 

 

 
台灣網 版權所有